第15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磁之都 “中科”领航

  中科电气磁电装备基地。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欧阳林

  11月7日,位于岳阳的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锂电车间内,一台台淡绿色的电磁分离器被稳妥地吊起,安放在入口处的货车上。它们的目的地:贵州、四川、云南、安徽。

  在那里,它们将快速运转起来,将锂电负极材料中的磁性物质进行高效分离,形成高纯度的锂电新材料。锂电负极,是中科电气战略投资的新领域,也是点燃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从2004年组建成立开始,中科电气穿过惊涛骇浪,越过激流险滩,踔厉奋发,守正创新,勇立潮头,成为领航岳阳电磁冶金行业行稳致远、发展壮大的一艘巨轮。

  如今,它深耕于以电磁冶金为核心的磁力装备产业,开放发展,战略布局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领域,现已成长为“磁力装备+锂电负极”双主营的多元化集团企业。

  这艘巨轮,稳健远航。前方,波澜壮阔,入眼处,皆是云蒸霞蔚的壮丽气象。

  起 航

  岳阳,是名副其实的“电磁之都”。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岳阳就生产了第一批“电磁铁”。但历经时代变迁,岳阳的电磁行业像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特别是在90年代末期,岳阳起重电磁铁厂国营企业土崩瓦解,从事电磁冶金的人员就此分散,各自为战。

  中科电气,便是这时候诞生的。

  那时候,董事长余新只是国企大批下岗职工中的一员。她的丈夫李爱武,毕业于湖南大学电气工程系,潜心钻研电磁技术多年,但也在这股浪潮中失去了工作。

  双双下岗,对这对年轻夫妻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风华正茂的余新,并没有对未来失去信心。她深知,凭着丈夫的电磁技术,他们一定能获取成功。1999年,岳阳市中科电磁技术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可一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小工厂里,李爱武一手拿零部件,一手握电线,反复琢磨。有时候,累得眼睛都睁不开,但他稍眯上一会,便振作精神,重新试验。有时候,这名高材生连做梦都在想着试验。

  此时的余新,与丈夫每天说话时间少之甚少,但她心里清楚得很,这是在为两人的事业拼搏。而她自己也没闲着,而是严格管理公司,寻找市场。

  很快,该公司在技术上突破,成功开发独立冷却水内置式电磁搅拌器,避免了内置式电磁搅拌器被淘汰的命运。

  尽管如此,但市场份额,却像被冻住了般,一直上不来。

  “我们现在缺的是市场,缺的是销售人才。”余新左思右想,认为“合,才能制胜”。“怎么合?我觉得还是要拉销售精英入股,把公司做大做强。”余新深思熟虑地说。

  可这意味着,他们的技术突破,就得无偿奉献出来,给多人共享。而作为一家技术公司,技术无疑是最核心的要素。

  一向话不多的李爱武,看着面前语气坚定的妻子,推推眼镜,沉默了几秒,说道:“你的思考是对的!我支持你!”

  2004年,由余新、李爱武、禹玉存、邹益南、陈辉鳌、陶冶等16人入股,出资600万元的岳阳中科电气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像当初打算的那样,余新与李爱武两人并没有把知识产权定价,而是无偿将核心技术贡献给公司。余新说:“事业是大家的事业,怎么为公司创造价值才是最重要的。我始终相信,有舍才有得。”

  最大股东气冲霄汉,其他股东纷纷响应,出资的出资,出力的出力,大家拧成了一股绳。

  中科电气,从此,乘风起航。

  领 航

  中科电气创立后的首年,营业收入就突破2000万元。

  但,市场如同一个巨大的水潭,深不可测又令人心荡神摇。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余新将“人才工作”放到了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

  “拓展市场,还需要更多的销售精英。”余新说,“以前从事电磁行业的人员中,不少是销售精英,也有各自的人脉,若是我们整合这些优质人才资源,就能有所突破。”

  在董事长的诚意邀请下,老电磁铁厂钟连秋和姚水波等骨干加入了中科,从此,中科一改往日单打独斗的局面,首次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走向了与国内设计院合作共赢之路。

  事实证明,“人才战略”的实施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而中科往后每一次的飞跃,都闪耀着“人才”的光辉。

  与此同时,李爱武带领团队,勇于探索和创新,埋头扎进一堆堆机器中,与一个个零部件彻夜“对话”,在它们身上寻找技术“突破口”,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

  2007年8月,中科电气自主研发的板坯二冷区电磁搅拌成套装置首次在客户现场上线,备受瞩目,但在运行中发生了多根电磁辊断裂问题,当时该公司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技术团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李爱武带着核心技术团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原因、找症结,连续不断分析、调研和反复实验,最终彻底解决了这一行业技术难题。

  由于这是国内第一次实现全套国产化的板坯电磁搅拌成套设备,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冶金参数,在这种情况下,中科电气首次提出成立冶金工艺组,抽调专业人员全面攻克国内冶金数据问题。通过团队夜以继日对现场实际冶金效果进行数模分析,成功摸索并建立了一套最优的冶金数据库,奠定了国内板坯电磁搅拌成套装置冶金的基础。

  为了给客户更优的科技服务,团队在很多方面进行了革新,包括行业内一直卡脖子的电磁搅拌密封问题,通过使用机械密封替代国外的油封方式,成功解决了装置渗水问题,该项技术后来在国内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到2008年,成套项目技术上的成功不仅仅提升了装备附加值,实现了冶金效果,而且成功地为中科电气全面打开了板坯市场,板坯电磁搅拌成套装置先后在多家钢厂上线,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稳居国内第一,直到目前,该装置仍是公司的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维持在70%以上。

  中科电气,正式成为电磁冶金行业技术革新的领头羊。2009年,中科电气成功上市。

  此时的中科,已灿然崛起,年销售额已突破2亿元。

  远 航

  很多企业上市之后,有的会心高气傲,盲目开拓一些自身并无明显优势的新业务,导致“多元恶化”,或受资本的诱惑,频繁进行套现,而无心于公司经营。

  而中科电气,不卑不亢,稳健有序地进行“人才革命”和“技术革命”,锻造提升核心竞争力。

  从湘潭大学毕业的肖红,成为中科电气2010年引进的技术人才之一。有一回,在做实验测量时,她发现自己的理论分析与实验出的数据结果完全不一样,初出茅庐的她一下子慌了神,直觉推动她去找师父李爱武。

  肖红结结巴巴说出缘由时,李爱武微笑着宽慰道:“不用着急,再仔细想想,多找找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就在你的思路里。”

  多年以后,当肖红已然成长为中科技术团队的带头人,她终于明白,当初那轻松笑容的背后,饱含了以李爱武为首的中科元老们对年轻人的鼓励和期许,也正是这种关怀式的传帮带氛围,为中科的技术创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

  2016年,肖红带队攻关板带加热技术研发项目。两年后,项目研发成功,正式上线运行。当在钢铁现场亲眼看到钢水穿过板带加热系统的那一刻,肖红顿感“被科技、安全和责任洗礼了一次”。那一晚,项目组成员举杯相庆,激动得彻夜未眠。

  然而,设备运行到40天时,里面一个部件掉落,让团队瞬间“跌入谷底”,期间,客户施加压力,提出质疑,团队里有人沮丧,甚至提出离职。肖红内心就像刀剐了般难受,但她眼前浮过师父的笑容,瞬间明白了团队负责人应有的坚毅和担当,她一边给团队打气,一边向师父等多位高级工程师请教、论证,终于突破难关,目前该加热技术已在国内钢厂得到应用。

  这些年里,公司研发的板坯连铸用高推力电磁搅拌辊成套装置、中间包通道式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等等产品,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然而,前几年,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电磁冶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处于细分领域的电磁冶金行业,市场空间相对有限。此时,董事长余新陷入深思:“我们的使命是什么?企业如何转型来支撑可持续发展?面对国家钢铁绿色、去产能改革之路我们能提供哪些支持?我们现有的优势是什么?资源怎么整合?”

  作为中科电气掌舵人,余新敏锐察觉到公司在磁分离筛选以及能量变换电力电子上的技术积累,将会在大势所趋的新能源锂电产业领域大有作为,且两个产业的相互融合可以更好发挥技术、业务和产业链的协同优势,有利于公司既定发展战略的延伸和扩展。

  转型才能破局!中科电气最终确定了转型路径:以技术为核心深耕电磁冶金产业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涉足新能源锂电负极材料领域,走双主营业务发展之路。

  2017年2月,中科电气收购长沙宁乡的锂电负极材料知名企业湖南星城石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进军锂电负极。通过收购、投资、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中科电气先后在湖南长沙、贵州铜仁、四川石棉、云南曲靖、贵州贵安、安徽望江、四川眉山、甘肃兰州等地围绕锂电负极材料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新老主业的强强联合下,中科电气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增幅连续3年超100%。

  回望中科电气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她坚守使命与价值,深谙人才与科技之道,用初心和智慧尽情书写了一部灿烂的奋斗史、创业史,字里行间都是“波澜壮阔”。

  采访完,我们围着中科电气产业园闲庭漫步。一路上,翠绿的香樟树与桂花树交错疯长,直指苍穹。正如,中科电气的发展态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