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慧文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多视角聚焦我省科学、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成就,深情讴歌时代的耕耘者和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在重大新闻事件中擦亮精神坐标,推出了一大批新闻精品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聚焦先进榜样,凝聚奋进力量
2021年5月22日,91岁的袁隆平院士在长沙逝世。
“在世上,吃饭的事情最大。”袁隆平,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应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为实现“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将其推广至全世界。
我省新闻媒体利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深情回望这位一生“为稻粱谋”、为民生计的“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湖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今天,我们一起送别袁隆平院士)倾尽一城花 送别一个人》记录了袁隆平院士追悼仪式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汇集长沙自发举行悼念活动的情况。主创人员兵分三路,在袁隆平生前工作的地点、去世的医院以及最后告别的殡仪馆等三处悼念场所,记录着一件件充满故事的悼念物品,反映了袁隆平院士的精神对几代人的深刻影响。而4集系列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讲述了袁隆平的童年岁月、科研历程、业余生活和全球影响,立体呈现了他的壮阔一生。主创龚文彬介绍,在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里,一代又一代的电视记者接力跟拍袁隆平院士的故事。从安江农校,到杂交水稻研究所,再到海南南繁基地,记录了大量真实而生动的珍贵影像资料。
湖南日报社的新闻组照《送别袁隆平》,则突出“送别”两字,充分展现出新闻摄影作品的沉静力量。从灵车驶出的驻足默哀、到殡仪馆万人排队鲜花祭奠、再到无人机表演悼念……一幕幕画面,定格人们的不舍,传达出袁隆平所代表的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湖南广播电视台的电视系列报道《国之大者》聚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这个“国之大者”的根本所在,关注农产品、畜禽、水产等领域的种业安全,以我国在种业科学攻关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为主线,致敬默默无闻长年累月奋战在科研一线,为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谱写了一曲矢志不渝打赢种业翻身仗、保障种源安全的动人赞歌。“在路上,心中才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有群众。”这是《国之大者》多路记者奔赴全国十余个省(区、市)深入采访之后最深的感悟。
深入践行“四力”,唱响时代主旋律
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多部获奖作品都体现着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的工作导向。湖南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一篇篇带着汗水,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激荡着令人奋进的力量。
2021年7月26日,受暴雨和上游来水的影响,河南省卫辉市整个城区被泡在洪水中,内涝严重。处于卫辉市区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被洪水围困成“孤岛”,医院停水停电,被迫停诊,院内上万名医患急需转移。跟随蓝天救援队进入灾区的湖南日报社记者辜鹏博,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拍摄下助产士穆丽娜和牛海玲抱着婴儿在洪水中行走的照片。婴儿的安然,传递了救援人员大无畏的精神,也让辜鹏博感到心灵的震撼。他表示:“我要继续用好手中的镜头,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湖南故事,在新时代推出更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好作品。”
“物”的背后,折射着精神。2021年12月25日,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球样品交接仪式在湖南韶山举行。月壤“落户”韶山,是对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情告慰,更是航天精神与伟人故里红色基因的交相辉映。红网全方位采访,推出了新媒体消息《燃!珍贵“月壤”完成正式交接存储韶山》。报道没有局限于新闻事件本身,而是在消息中把中国航天成果与老一辈革命家的航天情怀相互烘托的深刻意义生动呈现了出来,两个时代的旋律与梦想由此同频共振。“接下来我将和同事们一起,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每一次报道,努力推出更多具有温度、具有思想,更具品质的新闻作品。”主创王嫣说。
为记录湖南县域特色产业成长发展史,湖南日报社《“草根”到“顶流”》大型融媒体深度报道团队深入10多个县市、近百家企业调研,倾听民营企业心声,小切口解剖醴陵电磁、益阳广场舞服、新化文印等典型案例,讲述“草根”企业的传奇故事,传递出坚韧不拔、灵活变通的湘商创业精神,有效回应热点、服务市场主体,对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