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1月0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推进极端气候条件下洞庭湖区抗灾能力建设

  刘世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洞庭湖流域面积大,事关整个湖南乃至长江流域的防洪安全、用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围绕“保一湖安澜、还一湖碧水”,大力推进洞庭湖防汛抗灾能力建设,打出了治水兴水的“组合拳”,有效保障了整个湖南乃至长江流域的防洪安全、用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近年来,由于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增强,对湖区综合抗灾能力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加快推进极端气候条件下洞庭湖区抗灾能力建设更为迫切。

  一、树牢安全第一理念,提升湖区抗灾统筹组织能力。强化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政治站位。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始终把湖区抗灾救灾减灾作为头等大事。强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责任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洞庭湖区抗灾能力建设。强化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行动自觉。坚持以常态化思维应对非常态极端气候灾害,立足于最坏打算、最足准备、最小代价赢取尽量满意的结果。

  二、聚焦突出问题短板,提升湖区抗灾设施防御能力。全面开展普查摸底。突出堤防设计标准偏低、蓄滞洪区建设滞后、湘资沅澧四水拦洪能力不足等历史欠账,组织全方位“健康体检”,摸清安全隐患底数,掌握抗灾能力现状,客观评估灾害风险水平。统筹规划顶层设计。遵循“两个坚持”“三个转变”要求,统筹“一江一湖四水”、治理保护发展、源头过程末端三个关系,研究制定洞庭湖区新时代抗灾能力建设总体规划,明确总体思路、规划布局、目标任务、实施方案、保障措施等,加快构建覆盖全湖区、全过程、全方位的灾害防治体系。

  三、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湖区抗灾应急保障能力。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坚持“防抗救”一体,按照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要求,进一步深化基层应急体制改革,清晰划定涉灾部门职责边界,务实完善统一指挥、灾害预警、应急响应、隐患排查、联合会商、救援处置等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推动机构精简、队伍精干、指挥精准,做到应急指挥体系反应更快速、运转更高效、救援更管用。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坚持政府主导、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群众自筹,研究出台鼓励引导支持政策,探索社会资本进入抗灾能力体系建设的方式,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特别是要突出共建共治共享,积极探索群众义务履行方式,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提高全民参与防灾救灾的积极性、主动性。

  (作者系湘阴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