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朵朵花儿向阳开
——解读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衡阳模式”

  彭国军 吴雅敏 杨 冰 雷国红

  核心阅读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事关未来的基础工程、希望工程,2011年,中央文明委将其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前置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如何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新时代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

  作为国家区域重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衡阳市现有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3009所,在校学生130.06万人,是典型的教育大市。长期以来,该市面临着学校数量多、未成年人体量大;留守儿童多、家校联动不密切;家庭教育薄弱;家长重孩子成绩,轻品格养成等普遍性问题,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压力山大”。他们是如何答好这道“必答题”的?

  “你从‘远航日志’中学会了什么?”在校园随机询问一部分孩子:他们都会脱口而出“坚持”一词。这样不可思议的事,发生在衡阳国家高新区柘里渡小学。“远航日志”是该校创新实施的课后实践作业,每名学生每学期发放一本,要求学生按日期记录自己每日的体育锻炼和劳动情况,通过两年的实施,不仅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还促使学校人均跳绳从每分钟59个提升到149个。

  这是衡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一个缩影。该市2021年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年度测评结果位居全国第二,打造了心理健康教育“衡南经验”、家校共育“衡南模式”、关爱留守儿童“衡南经验”、防溺水“耒阳经验”、五项管理“常宁经验”、“艺术童伴”、“思享论衡”衡阳市中小学思政辩论周等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立得住、走得远”的品牌经验,涌现了祁东县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耒阳市“留守女孩”钟荣芳、带着妈妈上大学邹晴、衡阳市八中“学霸三胞胎”等一批典型事迹……在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高质量发展上,衡阳市闯出新路子,形成了“衡阳模式”。

  体制机制“集成化”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如何压实责任,凝聚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衡阳市委、市政府以“百姓之心为心”,高位推动、创新举措——

  在全省率先成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衡阳市齐抓共管青少年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市民政局全面落实“四位一体”救助保护机制,团市委着重抓共青团、少先队建设,市城管执法局、市文旅广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烟草局联合开展“护蕾”“护苗”专项行动……各个领域勠力同心,各方积极行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市妇联打造了“回雁家园”家庭教育品牌,团市委打造了“快乐吧少年”心理团辅品牌,市文旅广体局打造了红色研学品牌……还有教育、民政、体育、科协、残联、关工委等部门均有常态化工作品牌经验,积蓄了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实践活动“常态化”

  “我喜欢剪纸,剪纸让我感到很快乐。”衡东县杨山实验中学初二学生稂雅婷自豪地说,“过年的时候,我剪了一些‘福’字贴在家里,亲戚朋友都夸我呢。”

  “在我们学校,像稂雅婷这样剪纸‘剪’出快乐的学生还有不少。”杨山实验中学艺术实践(剪纸)工作坊坊主刘咏介绍,衡东大桥剪纸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加强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成立艺术实践(剪纸)工作坊和剪纸艺术社团,每周开展2个学时的实践课,3年来,参与学生达1000余人次。

  这是衡阳市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一角。实践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如何走心走深走实走向“常态化”?该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推动实践活动出新出彩——

  去年以来,常态化开展戏曲、书法、非遗、传统体育、经典诵读等进校园活动8650余场次,有70余万中小学生从中受益;组织各类讲堂讲座、展演展示、交流互动1900余场次,现场参与学生近40万人次。目前,全市有6所学校获评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每年利用“开学第一课”“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劳动教育等学习宣传活动1.2万余场次,参与学生超100万人次,实现区域内中小学校全覆盖。

  创新开展“童心向党·向阳而生”——百校网红讲“四史”主题活动,每年定期开展“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2021年各中小学校开展“四史”主题宣讲、“百年党史少年说”等活动3.2万余场次,近百万未成年人从中受益。

  连续5年开展“新时代衡阳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共评选市级“新时代好少年”208名(有15人被评为省级“新时代好少年”),县市区级“新时代好少年”1320余名,校级“新时代好少年”15.5万余名。

  ……

  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实践活动,不仅帮助未成年人培养了兴趣爱好、提升了综合素质,还让未成年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蔚然成风,推动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学校教育“品牌化”

  今年夏天,一场中小学思政辩论赛在衡阳“火出了圈”,吸引了全市900余所学校参赛,在市级半决赛的现场直播中,场均收看人数超过50万,激活了全市思政大课堂。衡阳市一中辩论队灵活的思维、清晰的逻辑、高超的辩论技巧,不断将比赛推向高潮,最终夺得省示范性高中组冠军。省市领导为其颁奖,并对辩手们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9月下旬,正逢收获的季节,走进衡南县一中云集校区的“耕读园”,80块劳动责任地整齐排列,每个班级拥有一块责任地,地里黄豆已经结荚、向日葵正在结籽、玉米只待采摘,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采摘果实,一派热闹的劳动场面。

  ……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景,陈述着同一个事实:衡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力度大、措施实、效果好!

  学校是未成年人学习的主要阵地。如何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衡阳市教育部门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校园每个角落、贯穿教育教学每个环节,涌现出不少好成果、好经验。

  养成教育特色彰显——

  构建“养成教育”德育体系,编写地方教材《中小学生养成教育读本》,被教育部授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案例。

  文明校园全域推进——

  创建全国文明校园4所、省级文明(标兵)校园18所、市级文明校园238所,全市中小学校参与文明校园创建率达100%。

  思政育人成效显著——

  创新组织全市1500多名校长走上思政课讲台。以“思享论衡”为主题,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思政辩论100余场。石鼓区获评湖南省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示范区,衡南县获评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县。

  “双减”政策见行见效——

  全市1500多所义务教育学校的作业公示制度、作业时间控制达标、考试管理、课后服务等实现“全覆盖”,并创新将“五项管理”纳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常宁市推进“五项管理”工作经验被教育部主要领导批阅。

  学生防溺水工作成效突出——

  创新出台《衡阳市中小学生溺水事故责任追究办法》,建立“学生防溺水安全责任链”,全面压实防溺水工作责任,学生溺水事故持续大幅下降,得到中央和省领导批示肯定。

  心理健康教育可圈可点——

  创新设立“心育护花行动月”,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建立健全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和健康预警机制。2021年,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在衡南县召开,心理健康教育“衡南经验”在全省推广。

  家社教育“特色化”

  2020年,衡南县作为湖南省“家校共育”试点县,探索出12345“家校共育”衡南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群众的整体满意度达95.12%,更多家庭选择在县内、在家门口就近入学,被省政府评为2021年重点工作综合大督查40项典型经验。

  12345家校共育“衡南模式”是衡阳市推动家、校、社会合力育人的有益探索。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环境,社会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平台。如何补齐家庭教育的短板?如何联动家、校、社合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该市坚持两手抓、两手硬。

  一方面,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全市中小学校、城市社区全部建立家长学校,在全省率先建立家庭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采取“妇工+社工+义工”模式组建家庭教育指导队伍。

  创建“衡阳网上家长学堂”,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在线讲座,2020年以来累计收听超400万人次;持续开展“大家访”活动,2021年以来,参与教师达2.4万人,共访问学生家庭23万余户。

  另一方面,构建起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 

  健全联系沟通机制。创新开展“学校联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学校、社区在文明创建中互联互通互助的“最后一公里”;市(区)教育局、妇联、民政、社区100%配备专(兼)职家教干部,每年开展线上线下学习培训1200余场次。

  创新打造“衡州好家风”品牌。每年突出一个主题,比如2021年以“红色家风”为主线,寻找一批感人的红色家庭;2022年以“清廉家风”为主线,启动“清廉家庭”建设,让未成年人在良好家风熏陶下健康成长。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全市现建有国家级3个、省级21个、市级49个;策划的“百万青少年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进红色课堂、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次未成年人参与。

  标准化打造各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全市现建有心理健康辅导站7个,中小学校、社区心理健康辅导室实现全覆盖;现有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所、省级15所、市级47所。

  措施实,则效果优。全市家庭教育队伍“兵强马壮”,家长学校花开遍地,家校社互动频繁密切……建构了良好的互动格局,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赢得了广大家庭的点赞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环境整治“精准化”

  衡阳是教育大市,也是未成年人保护大市。到目前,全市共有未成年人130.06万,其中农村留守儿童6.36万、困境儿童3.21万。

  面对繁重任务,如何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衡阳市扭住关键,既抓重要领域,又抓关键环节,堵疏结合、 标本兼治——

  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健全完善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办法,制定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指导手册,争取资金5000余万元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168所,分布于全市140余个乡镇(不含街道),覆盖率100%。

  强化网吧规范化管理。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联合公安、教育、市场监管、城管、消防等相关部门,对网吧推行“网格化”管理,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未成年人违规上网现象基本杜绝。

  创新留守儿童关爱方式。2020年创新启动“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通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驻衡高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帮扶的形式,创建了100余所农村留守儿童艺术素养教育特色学校,累计开展了义务支教活动1240余场次,筹集帮扶资金1500余万元,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微心愿5.2万余个,为乡村学校解决实际问题110余个,惠及乡村学校130余所、留守儿童4.1万余名,被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简报》专题推介,并入选湖南基层改革探索100例。2022年出台《衡阳市“百千万‘艺术童伴’——留守儿童关爱工程”支教教师管理办法》,从师资选派、师资管理、师资保障等方面落实“艺术童伴”的师资需求。同年,衡南县创新启动在校留守儿童“三爱三护”行动,在全县共建立114个关爱中心,惠及4600名无监管留守儿童,真正做到让留守儿童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辅、心理有人导、玩耍有人陪……

  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举措,不仅慰藉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心灵,也点亮了无数未成年人“拥抱精彩未来”的希望。

  动能澎湃的衡阳,正崛起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耀眼的“高地”,寄托着千万家庭和孩子的梦想,带着“少年强则国强”的希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