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4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夺取新胜利
   第07版:要闻
   第08版:要闻
   第09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0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1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19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0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29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0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1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4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39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第40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2022年10月1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沅陵:凝神聚力抓发展 大县展现大作为

  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沅陵县太安社区。 黄庭波 摄

  沅陵县城。 龚幸福 摄

  沅陵明溪口镇胡家溪古村落。

  瞿云 摄

  沅陵碣滩茶出口东盟专列首发。 贺子平 瞿云 摄

  ① 蓝天白云下的五强溪库区。全建胜 摄

  ② 湖南沅陵辰龙关茶园采摘现场。 刘科 摄

  ③ 沅陵县盘古乡开展红袖章敲门行动,宣传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政策、内容和意义,并排查安全隐患。 全建胜 摄

  ④ 沅陵太安社区电子厂帮扶车间。 贺子平 摄

  ⑤ 酉水明珠——沅陵县凤滩水电站。 黄庭波 摄

  ⑥ 龙兴讲寺。 刘科 摄

  瞿 云  贺子平  雷鸿涛

  金秋的沅陵,青山逶迤,如诗如画,这座素称“湘西门户”的山城正散发出勃勃生机。

  岁月无言,记录着沅陵新旧交替的历史嬗变;发展留痕,影印着沅陵城乡更迭的社会变迁。十年来,沅陵全力以赴稳增长、强基础,综合实力持续跃升,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95.77亿元,是2012年的1.5倍;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094元,增长了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063元,增长了2.1倍。

  知重奋进谋发展,同心同德谱新篇。这十年,沅陵用实干实绩化解了世纪疫情、脱贫攻坚、抗洪抗旱等一个又一个难题和挑战,谱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华丽篇章,交上了一份非凡的答卷。

  经济发展蹄疾步稳

  沅陵县是全省版图面积最大的县,辖21个乡镇,369个村、35个社区,67万人。

  十年栉风沐雨,一路春华秋实。沅陵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大幅跃升,成为怀化乃至湘西片区经济发展新引擎。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95.77亿元,同比增长8.8%,经济总量和增速分别位于全市第3位和第2位。经济总量比2012年增加了1.5倍,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2012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92倍、1.53倍、1.34倍。2021年,该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市排位第1。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2.2:44.4:43.3调整为15.7:45.5:38.8。现代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工业发展保持强劲增长。

  居民收入不断提升。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094元,同比增长8.5%,较2012年增长了1.85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063元,同比增长11.9%。2021年城乡收入比为2.15,较2012年缩小了1.4。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发展进一步平衡。

  2021年,沅陵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四个区、打造次中心、挺进三十强”的奋斗目标,全力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乡村振兴样板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社会治理试验区,把沅陵打造成怀化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次中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挺进全省三十强。

  十年来,县域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使得这座古府新城焕发勃勃生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沅陵正意气风发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沅陵的新征程奋进。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

  连日来,沅陵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火速推进,迎宾南路70栋房屋立面共5.9万平方米正在全面改造,已启动国防光缆先行入地施工,强弱电入地工作正式启动。

  沅陵按照“一座新城,两个片区,三条风光带,四个组团”的发展规划,和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的原则,建设“三桥两路”“两河三岸”统筹发展。体现青山、碧水、古郡、新城风貌,逐步向武陵山片区次中心城市的目标靠近。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十年来,沅陵建成区规划面积从9平方公里增加至16.81平方公里,县城人口从8万人增加到16万人,城市道路从40多公里增加到70多公里,路灯从4000多盏增加到11000多盏,新建公益停车场2个,停车位从100多个增加到2000多个。

  城镇老旧小区得到全面改造。2019年至2022年共改造123个老旧小区;打造凤凰山森林公园、鸳鸯山森林公园南北两个绿色休闲公园,提升城市品质;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棚户区改造建设3516套;实施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质改造,黑臭水体治理,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全面打造美丽乡村。制定《沅陵县“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分类推进乡村规划编制和实施,加快“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总抓手,按照“六无一全”标准,扎实开展“五治”行动,完成5.8万户农户改厕;县级垃圾分类示范村84个;推动了100个美丽村寨、10000户美丽庭院示范创建工作。

  该县采取PPP模式,投资4.2亿元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建设19个点;生活垃圾填埋点和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已建成使用12个;完成了明溪口镇胡家溪村、烧火岩村、二酉乡莲花池村、荔溪乡明中村等4个传统村落保护与修缮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200万元。

  完成危房改造16342户,解决了12104户脱贫户住房安全保障问题;多方筹措资金1200万元,集中开展农村住房“微服务”项目工程建设6850户,解决了农户房屋鉴定等级为B级、常年有人居住、住房有轻微破损、影响感观的农村住房修缮问题。

  乡村振兴开花结果

  近日,沅陵县二酉苗族乡清水坪村稻花鱼养殖示范基地“开田捉鱼”,20亩稻花鱼田第一批起鱼约500公斤,现场销售火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产业实体,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脱贫路上,沅陵广大党员干部俯下身子,“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造血式”扶贫,全县1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5519户12291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县建成34个集中安置点,1.7万人喜迁易地搬迁新居,其中太安社区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共安置搬迁户1389户5320人;建设农村公路4804公里;完成265个村的农网改造达标;建成337个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816千米,配变1185台,低压线路1986千米。

  县交通运输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易地扶贫搬迁联席会议办公室、太安社区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十三五’搬迁工作担当有为集体”“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称号;县财政局1名干部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县8个单位、12名同志分别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扶贫车间”“四有四安”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三合一体”产业发展模式、“精准防贫综合保险”等经验被央视、《中国改革报》等国家媒体广泛推介。

  脱贫攻坚大获全胜,乡村振兴开花结果。自拉开乡村振兴的大幕以来,沅陵积极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截至目前,全县现有监测户3057户8424人,其中未消除风险监测户1301户3539人,动态实现精准监测帮扶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统筹财政涉农整合资金7.33亿元,利用爱心人士和企业捐赠等社会资金0.24亿元,积极发挥金融支持作用,有效融资“乡村振兴·共享贷”1亿元,用于巩固脱贫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

  着力推动茶叶、沅陵酱酒、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五个一百”工程。截至2022年7月,全县386个行政村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额为1389.25万元。

  着力推进稳岗就业,全县2022年脱贫人口务工总量52041人,较上年度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增加2441人;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就业4751人,其中生态护林员940人。

  着力推进水、电、路、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出台《沅陵县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开展“一约四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加强平安乡村建设,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好婆媳”“美家美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等评选活动,助力该县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特色产业风生水起

  7月19日,湖南沅陵车坪抽水蓄能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圆满落幕,项目建设正式步入了前期建设阶段,沅陵水电风电扩能增效百亿产业链再下一城,迈出电力强县的关键性一步。

  沅陵提出打造电子信息制造、有色金属循环经济、水电风电扩能增效、生态文旅融合、品牌茶酒打造、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六大百亿产业链”,各项产业蓄势起航。

  该县有色金属采掘加工冶炼制造企业有12家,以辰州矿业、山能环保、鑫瑞矿业、西澳矿业等企业为依托,立足现有产业做大做优做强,今年产值已突破200亿元。

  沅陵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目前正在建设五强溪、风滩、高滩等电站扩机增容项目,计划投资30.75亿元,增容至271.8万千瓦,预计产值约65亿元。圣人山一期已完成,装机容量5万千瓦,二期正在施工建设,三期、让家溪等风电项目纳入规划,计划投资137.7亿元,产值约17亿元。

  沅陵是中国茶叶百强县、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8万余亩,年产量1.5万吨,综合产值23亿元。建成了碣滩茶文化博物馆、湖南省碣滩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项目,今年碣滩茶登上高铁,出口东盟,走向世界。同时,借助沅陵酒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实体品鉴店8家、经销商4000余家,年产酒1000吨,产值5亿元。

  凭借湖南(沅陵)台湾工业园,发展电子信息链上产业12家,规模企业5家,高新企业4家,小巨人企业4家,拥有省级创新平台2个,市级创新平台5个,年底有望实现产值、税收双翻番。

  沅陵加快“一核两线五点”全域旅游布局,打造张家界—吉首—沅陵“旅游金三角”。2021年,全县实现旅游人次602.6万,旅游收入47.3亿元,目前,以承办第二届市旅发大会为契机,龙兴讲寺修缮、借母溪森林水世界和洪水坪休闲集市等重大文旅项目正火热建设中。

  该县以打造中国生态黄柏之乡为突出目标,全县共种植黄柏、黄精等30多个品种的中药材10万余亩,从事中药材种植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53家,经销商31家,初加工企业15家,市以上龙头企业1家,总产值达3亿元。

  生态宜居绿色崛起

  沅陵县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开展了沅水流域生态环境摸底工作,摸清资源环境本底情况,梳理和掌握各类生态环境风险。

  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河湖与湿地保护恢复、矿山生态修复、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沅水流域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保护力度,实施水生生物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关键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强力推进禁捕退捕。库区养殖1468户5890人近10000口网箱、35座趸船、40座垂钓平台上了岸,近百条溪河道禁采禁挖。

  十年来,该县完成了13座尾矿库标准化整改,对全县涉环企业污染排放设施开展规范化建设。完成了城区3处黑臭水体的治理和城乡近500处污水处理项目建设。

  辰州矿业、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纳入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范围内的重点企业,功能环境指标达标率均为100%。

  该县坚持生态和发展“一盘棋”,全面推行林长制,盘活林业资产,积极争取碳汇交易试点县和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构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生态经济体系。

  民生事业蓬勃发展

  全县现有乡镇文化广场300多个,农家书屋369个。有国家级文学艺术人才8人,省级120余人,年均开展“送戏下乡、演艺惠民”活动百余场次。成功打造中国传统龙舟之乡、辰州傩戏等一批国家级文化名片,成功创办全国传统龙舟大赛、湖南省乡村旅游节、茶文化旅游节、“湖南省山水运动节”“湖南省乡村旅游节”“中华茶祖节”“二酉书香节”等一批国家级和区域性文化旅游节会品牌。

  十年来,该县筹措并利用国家专项资金共20亿元,进行合格化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建设、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等,思源学校、沅陵一中新校区建成开学,填补了沅陵县城近30年来未新增学校的空白;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全面消除,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推动虎溪学校、北大博雅等民办高中建设。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学校62所,公民办幼儿园142所,职业学校4所,在校生超8.5万人。

  沅陵教育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累计资助学生516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3.6亿元。以弘慧为桥梁,引进21家公益机构实施50多个教育公益助学项目,包括弘慧每年500万元以上的县域乡村教育整体试点项目,惠及100余所中小学和幼儿园。

  新建了人民医院外科大楼,中医医院新门诊大楼,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面消除村卫生室“空白村”。

  加强兜底帮扶,累计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2.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79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持续推动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转移就业,务工规模从2015年的1.65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4.7万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74亿元,支持创业2723人,带动就业2万余人。

  积极推进“五化”民政重点县建设、婚俗改革试点县建设和养老服务真抓实干督查激励、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殡葬改革等重大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基层社会治理试验区,交出一份殷实、厚重、合格的民生答卷。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