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颐佳
湘江水碧,岳麓枫红,五一路、芙蓉路等城市主干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省会长沙处处洋溢着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浓厚氛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长沙发展的“黄金十年”。长沙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砥砺奋进,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千亿元、常住人口过千万的历史新跨越。
这十年,长沙党建领航,凝聚伟力;这十年,长沙制造立市,强健根基;这十年,长沙科技强市,创新发展;这十年,长沙敞开大门,拥抱世界;这十年,长沙“四精五有”,升级蝶变;这十年,长沙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这十年,长沙以文铸魂,以文铸城……用奋斗谱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华丽篇章,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非凡的答卷。
党建领航 凝聚伟力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
十年来,长沙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聚合力”工程为抓手,扎实开展党建政治领航、培根铸魂、强基赋能、和谐善治、同心聚力、清廉长沙“六大行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长沙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战斗堡垒更加坚实。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党员50.66万名,党的基层组织2.23万个。
打造“长沙大讲堂”学习平台,年均组织政策理论宣讲10000余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累计完成实事项目60472个;打造128个快递外卖小哥、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红色之家”,两新党组织覆盖率提升至75%以上……过去十年,长沙全面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为长沙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十年来,长沙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51件,问责处理4473人,累计为1800余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十年来,长沙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政治生态更加清明。紧盯“关键少数”开展精准监督。2013年以来,全市共立案18783件,结案18109件,处分17474人。
制造立市,强健根基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先进制造业发展锚定新方向,坚持以智能制造为统领,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以“三智一芯”为主攻方向,奋力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长沙先进制造业由工程机械一业独大发展至拥有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进入工信部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池。
长沙千亿级园区由2个增加到5个,率先在全省开展园区主特产业功能定位、亩均效益评价,集中承载了全市53%的规上工业企业、61%的高新技术企业、88.7%的上市公司和全部百亿级项目。
十年间,长沙规模工业企业从2000余家增长到突破3000家,工业百亿企业14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6个,工业上市企业6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43家、533家。
十年来,长沙智能化转型成效明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助推发展。全市智能制造试点企业总数达1254家,上云上平台企业累计超过10万户,工业APP数量突破2万个。长沙成为国内最先集齐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四块国家级牌照的城市。
科技强市 创新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2年以来,长沙累计获国家科技奖149项。
十年来,长沙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湘江新区、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战略平台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夯实了长沙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基础。长沙先后获评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长沙创新能力连续三年在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中排名第八,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2012年至今,科技创新关键指标在长沙实现7个倍增: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从134.44亿元提升到367.1亿元,增长1.7倍。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从300余家增长到1532家,增长4.1倍。全市人才总量从50万增长到280万,增长4.6倍。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1.08件增长到47.9件,增长3.3倍。技术合同交易额从20亿元左右增长到533亿元,增长25.7倍。高新技术企业数从825家增长到5218家,增长5.3倍。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产业增加值从1218亿元增长到3821亿元,增长2.1倍。
近十年市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累计超40亿元,累计争取国家、省级科技资金超600亿元。
敞开大门 拥抱世界
长沙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近20%,2021年实际利用外资居中部第一;18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较2012年翻一番;中欧班列(长沙)连续3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对长沙改革开放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由2012年的548.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80.3亿元,年均增长近20%。长沙引进外资,规模从小到大、项目从少到多、产业领域多元扩展。2021年实际利用外资20.07亿美元,同比增长88.1%,居中部第一位。德国巴斯夫、日本永旺、英国保诚、荷兰壳牌、法国达能等105家境外“世界500强”纷纷在长投资布局,4822户外资市场主体在长兴业。
如今,长沙的经贸“朋友圈”遍布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全市对外实际投资额14.65亿美元,居中部省会第一,人均对外直接投资额全省第一。
自贸区长沙片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80项,入选了“2022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十佳园区”。黄花机场进入“双跑道双航站楼时代”,实现五大洲直航。长沙累计开行近20条国际货运航线,航空货运网络覆盖亚、欧、非、北美、南美五大洲。
“四精五有” 升级蝶变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围绕加快“五区建设”(做大城区,做强园区,做优片区,做实县区、做靓社区),按照“四精五有”(精准规划、精美建设、精致管理、精明增长,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有格调、有品位)要求,建设品质长沙。
近十年来,长沙累计完成投资约4422亿元,建成骨干路网里程约885公里,重点推进了轨道交通、骨干路网、过江通道、断头路瓶颈路等项目建设,基本形成“内联外通、南融西拓”的城市干路骨架格局。
近年来,长沙牢牢坚持“房住不炒”,房价优势为长沙连续14年获得“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提供重要支撑;统筹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货币补贴工作,累计建设公租房11.43万套。
十年来,长沙都市格局更加优化。截至2021年底,长沙市建成区面积超70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83.2%,市域常住人口迈上千万级台阶。
长沙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始终站在百姓角度做规划,通过实施“四增两减”政策,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约297万平方米,增加公共绿地面积约67万平方米;规划实施“15分钟生活圈”438个,市域范围“15分钟生活圈”实现全覆盖。
2019年以来,长沙累计改造1270个城镇老旧小区,惠及居民约21.63万户;改造棚户区2045万平方米,15.35万户逾46万人喜圆“安居梦”。
幸福指数 节节攀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一个一个解决好,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长沙坚持做大财政“蛋糕”,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490.6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88.31亿元,年均增长10.33%;全市民生支出从2012年的46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97亿元,累计达到8456亿元,年均增长11.1%,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75%以上。
十年来,长沙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8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4.66万户13.4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十年来,长沙就学更加优质均衡。2012到2022年,全市在校学生人数从171.5万增至286.7万,教师从12.6万增至20.6万人,新增学位近46.8万个,打造了“15分钟优质教学圈”。全市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91.88%。
十年来,长沙就医更有保障。推进15个专项行动,专病专防10种重点传染病。全面开展产筛、新筛、妇女“两癌”筛查,2021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1.8/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16‰。
以文铸魂 以文铸城
连续3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获评东亚文化之都,获评中国唯一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获评首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从“网红”到“长红”,一座具有更强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国际辐射力的文化创意中心城市长沙正在崛起。
十年来,长沙以文铸魂,汇聚起新时代强省会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持续打造“就认这个理”“长沙大讲堂”等理论普及品牌,构建起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拥有特色宣讲团200多个、基层宣讲骨干1000多名、“百姓宣讲员”3000多人、年宣讲1万多场的理论宣讲大格局。
十年来,长沙以文明新风引领人。深入挖掘275处革命文物遗址的红色元素和价值内涵。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500余个,实施文明实践项目3000余个;持续擦亮“雷锋家乡学雷锋”品牌,截至目前,“雷锋志愿者”注册人数突破147万。共选树推评出“中国好人”192人(组)、全国“四个一百”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34个。
十年来,长沙以文化共享温暖人。建成各类博物馆36个、美术馆13个、影院126家、图书馆总分馆150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1565个,年均送戏下乡1200余场、公益电影放映近2万场,让基本文化需求有保障。
十年来,长沙以文强产,以文塑城。全市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2.32万家,中南传媒、芒果超媒、电广传媒多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全市建成文化产业园区(基地)38家,其中国家级10家;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翻一番,超2000亿,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广电、出版、演艺、会展、烟花等行业,在全国处于引领地位。2021年,对外文化贸易完成进出口205.91亿元,同比增长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