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10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力书写新时代“莲乡答卷”
——湘潭县推进高质量发展掠影

  ▲县城全景。

  湘潭县中路铺镇柳桥村千亩小籽花生迎来丰收。

  杨建 摄

  ▲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江滨夜色。

  湘潭天易经开区创业大厦。

  鹭舞莲乡。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谭学文摄影

  肖 畅  郭彦君  彭 圆

  金秋时节,走进湘潭县,只见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党组织吹响号令,党员干部奋勇争先,一幅你追我赶的“红色画卷”振奋人心;

  走进园区厂房,机器轰鸣、吊塔林立,生产线上工人忙碌,一幅忙生产、赶工期、竞一流的“产业画卷”激昂澎湃,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

  走在巷头巷尾,走进百姓生活,民生蓝图变福祉,文明火种生根发芽、成长绽放,一幅安居乐业的“幸福画卷”荡漾着欢笑声。

  走在田间地头,走进农家小院,瓜果满园、谷物满仓、菊黄蟹肥、新稻飘香,一幅“乡村振兴画卷”在莲乡大地上全面展开。

  近年来,莲乡人民牢记嘱托、勇担使命,踔厉奋发、锐意进取,在改革创新发展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汇聚成了来之不易、引以为傲的新时代“莲乡答卷”……

  党建篇:党建引领树旗帜

  莲乡大地,广阔田间,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

  在抛荒治理、防汛抗旱、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中,全县各级党组织吹响号令、擂响战鼓;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奋勇争先,为莲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红色力量”,全县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氛围浓厚。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今年来,全县做实理论教育工作,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努力扩大理论宣讲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依托赋江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优势资源,不断挖掘和丰富罗亦农同志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打造罗亦农生平业绩陈列,圆满完成罗亦农诞辰120周年活动。罗亦农生平业绩陈列已成为全市党员干部接受党史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场所,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广大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乌石镇,打造“彭德怀纪念馆—彭家围子地下党支部”党员红色教育培训线路,培训人数7000余人次;乌石峰村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乡村三十六坊”研学基地,通过“村集体+农户”开展党建培训、研学旅游50余批次3万多人,村集体创收50余万元。

  大抓基层、重抓党建、善抓治理,各乡镇也涌现一批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基层治理好做法。如:茶恩寺镇实施村民自治微积分管理,探索实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村规民约为主线的“党员群众量化积分模式”,形成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易俗河镇创新党建引领“五治融合”模式,通过广泛发动党员、政府工作者、法制工作者、基层干部和志愿者,主动认领楼栋长、单元长、网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和小区服务志愿者等服务岗,实现社会治理由“建设出亮点”向“管理出经验”的转变;河口镇开展“五个一”工程,在基层党组织带领下,党员群众实现“一网”融合,村务政务通过“一门”服务,矛盾问题实行“一单”解决,乡村治理通过“一约”保障,村级上下执行“一体”联动,拓展基层治理新局面。

  全县坚持抓党建促发展,做优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推行“集体农场、土地合作、民宿研学、融资分红”4大模式,32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量达3100万元。如,青山桥镇青山桥村经济合作社提供土地,上市企业立华公司负责项目投资及建设,养殖大户通过租赁农场与立华合作养鸡。村集体每年获得租金1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个,发放劳动报酬50万元。中路铺镇柳桥村将全村6645亩水田集中流转到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一片一品一特色”产业格局,通过探索实施“高粱+油菜”“花生+油菜”轮作模式,实现土地一年到头不闲着,群众一年四季有活干,柳桥村经济合作社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大关。

  产业篇:乘风破浪渡沧海

  天易大道以南、芙蓉大道以东、湘莲大道以北,这里是湘潭县重点打造的天易创新城项目。该项目总规划面积5000亩,总投资100亿元,主要发展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的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项目区域内已建成湘潭柏屹自主创新园、振洋轨道交通部件生产基地等项目,引进九宇新材、同华制造等风电设备材料和轨道交通装备为主的生产企业100余家。预计到2025年,引进300家以上企业入驻,年产值150亿元以上,亩均税收30万元以上,逐步发展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配套产业新城。

  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湘潭县被誉为“天下第一壮县”,县域经济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经济十强县行列,先后获得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评价百强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百强县等称号。2020年位列“中郡百强榜”全国县域经济与综合发展评价第86位,2021年跃升至69位。

  天易经开区,作为湘潭县经济发展主战场,更是一路加速奔跑,经济活力全面迸发:近年来,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稳定在千亿元以上,园区综合实力连续8年在全省143家省级以上产业园区综合评价中稳居第一方阵,先后获评省商务工作先进园区、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省双创示范基地、中国湘商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经济园区,并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评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园区和全省“五好”园区创建先进园区。2018年,天易成功进入国家级经开区培育序列并名列前茅。

  天易之优,优在哪?为何众多企业将目光投向湘潭县、投向天易?

  湘潭县出台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激励措施等政策文件,从固定资产投资奖励、经济贡献奖励等15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多重利好,并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天易经开区建立“台账式管理、挂牌式履责、管家式服务”制度,对入园项目实行“一会两函”“见章盖章”“见章换文”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即审即办、多证联办及项目全程代理服务制等工作机制,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一件事一次办”, 大幅缩减企业入园审批流程,一般审批时间比规定时限减少1/3以上。

  目前,园区工商企业3000余家,先后引进世界500强ADM公司、北汽佛吉亚,上市公司广州酒家、珠江啤酒、顺络电子和瑞泰科技、五洲通药业等龙头和优质企业,拥有国内最大的湘莲精深加工等基地,以及国内唯一的海泡石科技产业园。食品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一主一特一先”的产业优势逐步突显。

  “今见莲乡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厚植发展沃土,莲乡人民的幸福生活,更有底气!

  民生篇:喜笑颜开有奔头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湘潭县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在医疗、养老、托幼、住房、教育等领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出一系列温暖人心的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该县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努力实现病有所医。如,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内科楼、感染病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县中医医院建设治未病中心及门诊大楼提质改造;县妇幼保健院完成整体搬迁;乡镇中心卫生院全部实现电梯安装等。

  尤其是县人民医院严把住院指征,主动控费降费, 2021年门诊量达39万人次,与2020年相比上升超过30%,平均住院日从7.63天降至7天,群众就诊时间明显降低。DRG入组率由95.97%提升至99%,住院患者次均费用从7284元降至6013元,减少了1271元,同比下降17.45%,极大地减轻患者负担。

  易俗河镇水竹村陈端午一家三口,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儿子大学毕业后就业并与女朋友谈婚论嫁,妻子在幼儿园有份较为稳定的工作,自己虽患脊椎炎重疾,但仍能操持农活贴补家用。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儿子因车祸高位截瘫,生活完全需要人陪护,妻子也因交通意外造成头部受伤诱发精神异常,意外变故使这个家庭变得异常艰难。

  如何让民政兜底措施全部落实到位,能帮的全力帮,确保全县类似陈端午这样的困难家庭都能幸福地生活?十年来,湘潭县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从1800元/人年提高到5520元/人年;城市低保标准从4080元/人年提高到7200元/人年;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从2000元/人年提高到7200元/人年;贫困家庭临时救助力度不断提升、审核审批程序不断简化,精细管理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年均开展救助8000余人次,年发放临时救助近1000万元。

  如何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从“一个都不能少”到“家门口的好学校”?今年秋季开学,分水乡中心学校科学合理尝试“撤点并校”,调整下辖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孩子的举措;湘潭江声实验学校、湘潭县云龙中学以公办学校身份全新“亮相”,共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7337个,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由41.8%降至6.74%。

  “学校严格执行湘潭秋季中小学(幼儿园)收费标准,极大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开学报到时,湘潭江声实验学校九年级学生家长李芳笑得合不拢嘴,她告诉我们,孩子的住宿、教辅教材、托管等费用加起来不到2000元。

  文明篇:幸福加码环境美

  文明,是一个城市永恒的追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湘潭县奋战了5年。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湘潭县一直深耕不辍。一路前行,一路高歌,莲乡百姓加倍感受到文明的温度和厚度;文明的光芒让这片幸福家园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莲乡人民的热情、信念、奋斗化作文明意识的阳光,汗水、认真、坚定凝成文明行为的雨露,催生着文明的火种在此生根发芽、成长绽放。

  看得见蓝天,听得到鸟语,闻得到花香,留得住乡愁,品得到原味……在这里,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是清晨、白天还是夜晚,你总能在不经意间与文明、与美好不期而遇。走在县城街头,滨江风光带、金霞山森林公园、文体公园等市民休闲场所风景宜人,人气高涨;穿梭街道社区,一幅幅环境幽雅、邻里和谐、生活幸福的景象映入眼帘;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主次干道沿街商铺楼宇、公园广场流光溢彩;村庄小镇里,青山隐隐,溪水潺潺,鸡犬相闻,稚子玩乐……这里,档案馆、艺体馆、图书馆、文化馆、非遗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齐全;全国文明村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特色小镇、全国重点镇,令许多镇村都戴上国家级“冠冕”。

  到过湘潭县的人,几乎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这里不但城市精美,这里的人也分外“暖”。湘潭县始终注重提高群众文明素质,构筑向上向善精神家园。

  “孩子们,绿灯亮了,可以走了……”在学校十字路口,交通志愿者身穿反光背心守护学生过马路。“我是志愿者,有什么可以帮您?”在城市街头、公园广场、办事大厅,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创建的成效和进步、文明的温度和厚度不断影响着更多的人,热情参与的百姓越来越多,有的主动弯腰拾起路边的纸屑,有的自觉礼让行人遵守交通秩序,有的敬老孝老家庭和睦,有的走上街头当起了文明劝导员,有的不顾危险主动奔赴抗疫一线……

  近年来,围绕文明城市建设,湘潭县以硬件提标、软件提质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配套社区基础设施,提升居民人文素养,注重细处着眼、实处发力,着力绿化、美化、净化城市“面子”,做实“里子”。持续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均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达39.48%。坚持推行色彩亮化美化工程,主次干道装灯率100%、亮灯率100%,背街小巷亮灯率达99%。坚持县、乡、村三级同频共振,城乡联动协调推进,隐山风景区、彭德怀故居、齐白石故居更是游人神往之地;梅林桥、天马山现代农业示范园等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品牌。一幅城区环境优美、乡村整洁文明、社会和谐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画卷正在莲乡大地徐徐展开。

  乡村振兴篇:喜看稻菽千重浪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放眼县域各地,瓜果满园、谷物满仓、菊黄蟹肥、新稻飘香,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莲乡大地全面展开。

  立秋过后,中路铺镇柳桥村的小籽花生、高粱迎来了丰收,田间地头机器轰鸣,一派忙碌的景象。2018年,柳桥村建立了统一土地流转平台,按每亩400元/年的价格,将全村6645亩耕地流转到平台中。通过领办合作社的模式,因地制宜、统一安排种养项目。赖家、马道、蔡家、竹园等10个组的2000亩耕地上种植夏橙,杨家、新建、新垅等8个组种植1000亩小籽花生,何家、马基、劣子、集中、钢铁、汉塘等组种植订单农业南瓜2000多亩,水竹、贺家等组共有面积达到800亩的小龙虾养殖,“一片一品一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是湘潭市唯一整村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的示范村。目前,村里主要有小籽花生、夏橙、高粱、紫薯、玉米、香芋南瓜等品种,以及少量“莲渔”综合种养产业,产业类型、规模等基本稳定,生产效益日益凸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近年来,湘潭县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突出“三园两镇”建设,梅林桥、天马、碧泉潭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园以及花石全国特色小镇建设成效明显,乌石军旅特色小镇建设加速推进。中路铺镇柳桥村成功创建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创建村,乌石镇荣获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成功申报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20个,积极申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34个。

  以深入推进示范创建为例,湘潭县制定了《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明确到2024年底,全县石鼓镇安乐村等3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与锦石乡碧泉村等14个乡村振兴市级领导联系村(引领区)同步推进,明确了示范创建的标准、要求和考核细则,要求示范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在全县前列,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乡村建设取得突出成效,乡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乡村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农民持续增收的能力显著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为全县乡村振兴提供示范。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帆已扬。站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百万莲乡人民定会将过去闯过的难关、创过的辉煌化作前行的动力,全面落实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市委加快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的部署,紧盯“三提一领”目标,积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大力发扬“三牛”精神,弘扬“四干”作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莲乡!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