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张英
国庆长假回老家,发现镇上的养老院修葺一新,各项服务设施也较为完善,尤其养老院就建在镇卫生院的旁边,住在这里的老人不仅能得到很好的生活照料,有什么病痛也能快速得到基本医疗服务。窥斑知豹,这只“五脏俱全的小麻雀”折射出了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显著进步。
近年来,银发浪潮“汹涌”,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在加深,有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部署也不断出台。方案在纸上,需求在日常。养老服务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把“纸上的方案”变成老人们的生活日常,围绕老年人的需求织牢织密保障网。
这“网”怎么织,笔者认为几个方面的内容不可或缺。对于失能失智的老人而言,生理、安全感诉求是最大刚需,对这个群体,加大养老护理力度极为重要。促进公办民办养老机构规范化发展、推广互助养老模式,协同家庭力量与社会力量,为这部分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是满足其诉求的必由之路。这其中,护理人员的缺乏,是最显性的短板,必须花大力气补齐。目前,湖南基本建成了省、市、县、机构四级护理员培训体系,为养老服务储备专业人才。相信在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失能失智老人将得到更专业的护理。
对于“老漂”群体和“空巢”老人而言,情感归属和尊重是他们的最大需求。一些老人去到儿女所在的城市生活,他们远离故土却无法融入当地的环境,也很难跟上城市的现代化生活节奏。对这样的老人群体,应当提高社会的适老化技术水平。比如,在提高老人“触网”技能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帮助老人提升防网络诈骗的意识与能力。此外,须引导和动员街道、社区等社会各方力量,开展老年教育、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对于留守农村的空巢老人而言,还应该探索推广子女护理假,让他们有时间回去陪伴父母,让那些独守空宅的老人多一分温暖、少一些孤独。
对于“壮心不已”的老人,则需要为他们开辟合适的再就业渠道,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诉求。前不久,麦当劳在中国老年人才网发布招聘信息,不少老年人前往应聘,这说明老年群体仍有不小的就业需求。充分发挥老年人“余热”,本身就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题中之义。尤其是那些已到退休年龄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的高级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全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贝”。当然,鼓励老年人为社会发挥余热的同时,更需做好相关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完善他们的就业环境。
养老服务,既是“家事”,也是“国事”。“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今天是重阳节,祝天下老人节日快乐,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