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娟 陈 欢
8月29日,鹤城区凉亭坳乡竹林湖村(原蒿菜坪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旁,搬迁户丁继发吃过早饭,来到离新家不远的养兔厂上班。“从山上搬下来,生活便利了,每月还有固定收入,日子越来越甜。”他笑着说。
竹林湖村蒿菜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共有11户47名搬迁户。过去,丁继发一家住在凉亭坳乡山旮旯里,交通不便,房屋破旧。而且,其妻患有精神疾病,孩子还在读小学,不便外出务工。2017年,鹤城区对丁继发一家进行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并帮助其就近务工,如今其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三五”期间,鹤城区344户1389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乔迁新居。搬迁群众纷纷走出大山,实现安居乐业,迈向小康生活。
为深入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鹤城区将此项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继续加强后续管理、产业帮扶、示范创建等工作,推动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优环境,生活更舒心
【镜头】
“每天工作8小时,月工资有3000多,每月还可以放两天假。”在黄金坳镇花果园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扶贫车间,搬迁户包小花熟练地操作手上的表带零件,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故事】
包小花是鹤城区黄金坳镇水沙溪村村民,过去一家4口住在一间破旧的木屋里。因水沙溪村离城镇远,交通、医疗、教育等都很不方便,且不便于村民就业创业。“前些年,我和爱人一直在福建省打工。因为没有当地户籍,孩子上学都成难题。”她说。
针对包小花家实际情况,2017年,鹤城区对其一家进行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安置区位于国道旁,小区内水、电、路、网等一应俱全,并配备了超市、图书室、娱乐室,周边还有卫生院、中小学校,生产生活十分便利。搬迁后,包小花回乡生活,2个小孩就近上学。
“这两年,我们进一步完善安置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备了停车位、电动车充电桩、休闲凉亭等,积极开展文娱活动,丰富搬迁群众业余生活。”花果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区书记丁科文介绍说,如今小区还成立了党小组,实行网格化管理,极大地增强了服务群众能力,能及时解决搬迁群众日常生活困难。
楼上住家,楼下上班。为帮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鹤城区在花果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引进怀化星美杰电子有限公司的基础上,还引进了万兴五金加工厂作为扶贫车间。目前,包括包小花在内的20多名搬迁群众都在扶贫车间上班,月工资基本都在两千元以上,多的可达到四五千元。
“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教育、医疗也很方便,真正实现了挣钱持家两不误。”包小花说。
【背景】
鹤城区进一步强化安置点后续管理,聚焦优化安置环境,着力完善安置点公共服务、生活配套、文化娱乐等设施,对安置区水、电、路、气、网等生活配套设施进行扩容提质,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设施扩容升级。因地制宜在集中安置区和分散安置集聚地创办扶贫车间,引导搬迁群众就地(居家)从事传统手工艺制作、来料加工等。并建立健全安置区党组织、居委会、便民服务中心(站)等管理服务机构,促进社区管理便捷化、智能化、精细化。
兴产业,致富有奔头
【镜头】
中秋节前夕,笔者来到搬迁户丁忠礼家时,见他正在自家养猪场给3头母猪喂食。“前段时间卖了40多头小猪仔,挣了3万元,接下来要忙着给生猪育种。”丁忠礼乐呵呵地说,今年预计出栏生猪100余头,纯收入将近10万元。
【故事】
丁忠礼是凉亭坳乡曹家坡村易地扶贫搬迁分散安置户。搬迁前,他一家4口住在偏僻的山腰上,房屋破旧,交通不便,种养的农副产品销售难,日子过得紧巴巴。
“以前,我主要种西瓜、香瓜,还养了几头猪。但因为交通不便,农产品销出去只能靠肩挑手提,那时天还没亮就要起床,走山路挑到城里卖。”丁忠礼说,很多时候农产品都烂在地里,一年到头也挣不了钱。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鹤城区对搬迁群众进行分类施策,2016年对丁忠礼一家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分散安置。新居位于村主干道旁,交通便利,到城里有直达班车。同时,水泥路硬化到了家门口,附近还有太阳能路灯、篮球场等设施,生产生活比以前更方便了。
“易地扶贫搬迁不能‘一搬了之’,更要增强搬迁群众‘造血’功能。”鹤城区发改局局长杨曜徽介绍说,为了鼓励丁忠礼等搬迁群众继续发展产业,区里还对他们进行了技术培训,并帮其拓宽农副产品销路。
目前,丁忠礼一家发展了生猪养殖、黄精中药材种植、特色水果种植等多个产业,家里用上了电热水器、冰箱、空调等电器,日子越过越红火。“争取明年进一步扩大规模,把产业做得更大一些。”他说。
【背景】
鹤城区继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帮扶,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后续扶持产业,对搬迁群众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自主创业搬迁群众的产业帮扶力度,创建了24户自主创业示范户。大力推进产业政策、产业园区、产业项目向集中安置点和分散安置集聚地集聚,完善后扶产业配套建设,建立了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0余个,确保搬迁群众稳定持续增收。同时,做好后扶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创建产业发展示范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扬美德,新风润人心
【镜头】
8月28日天还没亮,尹玉蓉就在自家厨房忙着做营养早餐。早餐除了杂粮,还有家常肉、蔬菜和鲫鱼汤。因其丈夫夏运金和88岁的婆婆胃不好,尹玉蓉每天变着花样,一日三餐荤素搭配,尽量使食物便于消化又有营养。
【故事】
夏运金一家原住在凉亭坳乡尹家岭村一处位置偏远的山上,房屋破旧。过去,一家人就医、务工都不方便,日子久了也使他形成了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
2017年,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夏运金一家搬到了尹家岭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新居离城区近,交通、就医、务工都很方便,小区内还有便民服务中心、百姓大舞台、餐馆超市等生活配套设施,生活环境跟过去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喜事接踵而来。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搬来了新生活,还让夏运金娶上了媳妇尹玉蓉,从此告别单身汉的生活。这些变化点燃了夏运金心中的希望。
“为了加快搬迁群众思想观念转变,我们入户宣传新思想、新观念,组织看红色电影、开展运动会、歌舞比赛等文娱活动,增强邻里之间的凝聚力。”尹家岭村妇女主任张丽梅介绍,他们还积极开展孝老爱亲、五好家庭评比等活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弘扬社会新风尚。
此外,该区还开辟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公益活动,帮助搬迁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其中,夏运金仅安置区保洁员这一项,一年收入就有1万元。
如今,夏运金能够更方便地就近务工、发展养殖业,收入来源稳定。尹玉蓉则负责一家人的起居饮食,照料老人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前不久,夏运金一家还被评为“平安五好家庭”。
【背景】
鹤城区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科学化,开展以“诚孝俭勤和”为核心的新民风建设,实施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化传播、文明创建、依法治理等六大活动,提高搬迁群众文明素质和生活品质。开展送戏进社区、文化下乡等文娱活动,以及文明搬迁户、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等评比活动,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并开展集中安置后续管理示范区创建等工作,在基础设施、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等方面创建典型,目前分别在黄金坳花果园安置区和凉亭坳尹家岭安置区创建后续管理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