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9月17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共渡难关”
——记第十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株洲市芦淞区服饰市场经理协会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佳俊

  9月15日,记者走进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产业集群——株洲市芦淞区服饰市场,只见商铺林立,各色服饰琳琅满目。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张贴的标语——“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人人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

  “这里拥有各类纺织服装专业市场38个,商铺1.7万余个,从业人员达10万人之众,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汇聚了汉族、瑶族、土家族、壮族、回族、侗族、畲族、蒙古族、满族等多个民族。”芦淞区服饰市场经理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会长谢春力说。日前,该协会获评第十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在这里,各族儿女互相帮助、扶持的感人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共渡难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芦淞区一一服饰店的老板吴少华介绍,店里共有7名员工,4名汉族、3名藏族。受疫情影响,店铺日营业额下降近五分之二,但他从未想过裁员,“我们已经相处成为一家人。”

  面对疫情冲击,协会倡议各市场减免商户租金,得到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38个市场实现整体减租降费额达6000余万元。

  “兄弟姐妹们,今年的助学活动又要开始了,请大家多多支持!”金帝女装城党支部书记雷东菊在党员微信群里一声吆喝,大家纷纷响应,踊跃捐款。

  2002年,畲族姑娘雷东菊从浙江丽水来到株洲打拼。在市场和各族同胞的帮助下,雷东菊很快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站稳脚跟,扎根成为一名“新株洲人”。现在,协会组织公益活动,雷东菊总是冲在最前面。

  52岁的蒙古族同胞曹彪也是一名“外来户”。1992年,曹彪退伍进入湖南新华丽企业集团工作,如今已经是该集团党委委员、党委办主任、工会主席。

  疫情来袭,曹彪第一时间加入协会成立的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冲锋在一线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和不同民族的党员一起,为市场安稳运行保驾护航。

  【经验说】                           

  近年来,湖南省民宗委着眼升华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健全机制,推动构建全社会共创共建工作格局,不断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在省、市、区统战和民宗部门指导下,协会积极推进“嵌入式融合发展”,出台《芦淞市场群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安排1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开展民族团结阵地建设和宣传教育等工作,让各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发展得好,为芦淞商圈繁荣和株洲服饰千亿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结合行业特点和市场实际,协会通过就业创业帮扶带动各民族共同致富。“我们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大力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近两年,共培训8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群众60余人。”谢春力告诉记者,市场内多家企业在湘西自治州等民族集聚地开设专卖店,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同时,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对接政府职能部门,争取创新创业等政策,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创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