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4版:牢记嘱托 “长”风破浪——长沙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9月1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厚成势攀高峰
——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雨花答卷

  雨花经开区内,“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一主一特产业定位清晰, 智能制造产业抢占制高点。

  坐落于雨花区圭塘河畔的溪悦荟,打造网红长沙新地标。

  宜居宜业宜游,品质雨花为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土壤。图为吾悦广场。

  精美雨花画卷徐徐展开,市场主体纷至沓来。图为黎托公园。

  高 兴 摄

  为中非经贸探路,雨花开放合作之门越来越宽敞。图为中非经贸合作示范园一期。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雨花区委宣传部提供)

  欧阳倩

  这是一个写在秋天的故事。

  在秋天出发——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为湖南指路领航、把脉定向和战略擘画。厚望如山,催人奋进。

  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长沙市雨花区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绚丽画卷。

  在秋天收获——总书记考察长沙的东风,激发了雨花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为雨花蓄积了向更高境界跃升的深厚力量。2年、24个月、730天,雨花在激情澎湃中跋足奔跑。

  今天的雨花,勇做新时代的奋力奔跑者,书写了气势恢弘的精彩答卷,交上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亮丽成绩单。

  一种能量迸发强劲——

  振兴实体经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写好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雨花答卷

  在第三方评价机构中,雨花区今年2份榜单引人关注。在赛迪榜单中,雨花区排名第13位,在中西部省份城区排名第一;在壹城智库的榜单中,雨花区排名地级城市市辖区的第9位,首次迈入了全国十强。

  两份榜单评价体系虽有所差异,但殊途同归的是,产业始终是基石,工业是主导。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制造业,重点也在制造业。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首要之义是产业规模要达到一定“高度”,这需要厚积薄发,需要产业定力。

  雨花经开区,以在全市省级园区中占比7.7%的规划用地面积,完成了近30%的工业总产值,“十三五”时期,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一主一特”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产业、人工智能及传感器(含数控机床)产业,产值年均分别增长20%、23%,亩均产值、亩均投资额、亩均税收等更是年年增加。

  高地之上攀高峰,雨花向结构调整要实力,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比如,对新能源汽车这一“老字号”,雨花经开区借助省会长沙优势,打造产业生态圈,从上游的电池,到中游的汽车整车,到下游的出行服务,构建完整生态体系;比如对光学镜头这一“新字号”,雨花经开区以龙头企业长步道为主体,引进医疗导航设备项目、人工智能机器视觉零部件项目等精密光学项目,推动产业链迈向高端。

  高地之上攀高峰,雨花向产业集群要活力,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结合“强省会”战略,雨花经开区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光学、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深度发掘和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高成长性项目,并通过实施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技术赋能”等举措,全面深化产、学、研、用、金机制。

  一个个行业龙头,集中体现了雨花企业心无旁骛攻主业、砥砺奋进创实业的风采;一项项成绩,凸显出雨花先进制造业的韧性和活力。

  山海依旧,远近不同。这两年,他们“跳出雨花看雨花”,抢抓机遇,实现更大层面的发展。

  落子湘潭九华、韶山高新区,抓住的是“近”:地处长株潭都市圈,雨花区把制造业的产业集群优势拉长、把土地紧缩的短板补长,在两地打造“飞地园区”。尤其是当前,全省上下大力推进“强省会”战略,产业园区+长株潭都市圈,两大平台联袂展翅高飞。

  携手溆浦,看准的是怀化的“远”:今年,雨花经开区与溆浦共建雨溆工业园,依托怀化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的优势,今后雨花区企业向西可纵深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上可与中欧班列连接入中亚、通中东、抵欧洲,南下可通过广西北部湾抵东盟、链全球。

  一项项部署,一个个提气的成效,勾勒出雨花建设制造强区的铿锵脚步。

  一个理念始终在坚守——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写好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雨花答卷

  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的动力。无数发展实践已经证明,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转换,就难以取得核心竞争力。

  科技带来的改变是系统性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能引领、驱动和倒逼其他领域加快创新步伐,进而推动全领域、全区域的共同发展。

  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也是项系统工作。涉及创新资源整合,需要创新投入,牵涉创新制度,依靠创新生态。

  这几年,雨花区在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是瞩目的。

  2021年,雨花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同比增长近90%;反映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技术贸易合同成交额超过159.39亿元,同比增长188.55%,稳居全省区县第一;高新技术企业478家,居长沙中心城区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409家,同比增长88.48%。

  雨花创新因子活跃。辖区有省、市级设计院所15家,如中国电建中南院、中机国际、中国能建湖南院、中国有色长勘院、中航长沙设计院等。这些设计院所除了自身产生科技成果之外,也是科技成果实现转化的重要环节。

  雨花创新投入“诚意满满”。对于用于科技项目及课题研究的科技专项,雨花区落实政策、协助申报;对高新技术企业建平台、报项目、设研发中心,雨花区出台政策、奖补扶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项目孵化,雨花区专门设立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创新主体在企业。企业申报专利、软件著作、申请知识产权,雨花区开绿灯、做服务;引进高端人才、引进领军型人才,雨花区出台配套政策,为人才递“橄榄枝”。甚至企业涉及知识产权维权官司,雨花区根据上级部门的政策为其申请维权资金,为企业维权“撑腰”。

  雨花区科技创新的满园春色,由此而来。

  应用场景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依托。这几年,雨花区围绕前沿技术和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开放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城市智能化场景,加快前沿技术落地;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重大场景创新项目,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真实的应用测试空间。

  如基于机器人搬运场景,湖南驰众研制出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200T重载AGV”,可谓“小巨人”创造了“大力士”;基于智慧医疗,可孚医疗打造的“三分钟诊所”样本间,市民无需到医院,在小区门口就可以快速自助体检;基于智慧城市、智慧物业,湖南菲尔斯特传感器敏锐为市民捕捉信息……

  在雨花区东塘商圈,中部(长沙)工程技术创新智谷扬帆起航。采取“政府主导、央企担当”模式,整合科技创新和工程设计领域的资源优势,加速形成创新设计产业生态圈。

  中部工程智谷打造“1+3+9+N”产业体系,即以1个工程技术产业集群为核心,构筑产业孵化、共享设计、设计产业联盟3大创新发展平台,围绕绿色低碳、智慧融合,打造碳中和发展研究中心、绿色建筑研究中心、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等9大技术创新中心,完善咨询教育、基础支撑、推广提升等N个配套服务,力争5年内产值突破千亿元。

  今年,雨花区还发起设立5亿元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促进各类科技成果在雨花落地运用。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资本参与方式,将投资一批中小微科创企业,扶持孵化一批科创项目,支持一批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科创技术中心平台建设,引进培育一批高科技人才。”雨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份情怀始终在秉持——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把握发展主动权,写好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雨花答卷

  湘江之畔,长沙开放画卷渐次铺展。2020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起航,长沙片区成立,雨花区块5.17平方公里扬帆。

  圭塘河畔,雨花区开放大潮奔涌而来:这是全国唯一以市场主体(高桥大市场)为载体的自贸试验区,也是唯一包含高铁特等站的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按下快进键。

  2年多的探索,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自贸雨花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写下生动注脚。今年,雨花区和雨花经开区双双获得“长沙市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先进单位”。

  ——雨花把政策平台效益放到最大。

  突出高水平开放打造新发展优势,雨花区块试水差别化探索。这里坐拥自贸试验区、中非经贸博览会唯一分会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4大国家级平台。要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就要统筹推进各类开放平台建设,发挥平台叠加优势。

  雨花区4大平台在功能上各有差异,有的方向明确而具体,如市场贸易采购试点,有的则是让大胆试、大胆闯,需要自己探索。统筹推进,雨花发挥各类平台的功能,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

  ——雨花把制度创新活力释放到最大。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这是自贸雨花承担的战略使命。以制度集成创新推动系统性深层次变革,雨花力争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走在前列。

  雨花区块承接长沙片区113项改革事项中的96项,并自主提出23项改革事项。去年以来,雨花区块打造了包括首个中非经贸专业研究机构、首个中非直播电商孵化中心、首个易货贸易试点等在内的10项“全省首创”。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中非跨境产能合作新体系、市场监督领域“触发式”综合监管模式3项,更是全国首创。

  制度创新的意义是开拓性的。以对非本币结算为例。国内对非洲咖啡、可可、腰果等进口需求较大,湖南的假发、箱包、机械设备等也备受非洲国家青睐。双方贸易规模无法做大,重要原因在于非洲国家缺外汇。在此背景下雨花在全国率先探索对非本币结算,丰富了贸易模式、开拓了新市场,对企业来说则节省了外汇支出,盘活了资产和资金。从去年7月首单试单成功到目前,对非本币结算贸易机制已拓展到非洲4个国家,共已完成12单。

  ——雨花把服务体系做到最优。

  两年来,雨花区块已形成咖啡、腰果、夏威夷果、可可、芝麻、干辣椒等6条进口产业链,有色金属、地方特色出口产品、农产品、箱包皮具小商品等4条出口产业链。并先后开通南沙港、宁波港、白云机场等7个通关一体化港口,开放的体系助力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如何为产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雨花从企业关心关切的金融服务入手,降低融资成本,提升项目对接效率;以政策聚集金融服务机构,对接企业需求,带动实体产业发展。今年以来,针对大宗商品外贸中小企业力量单薄的难题,雨花区块试水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由雨花区牵头成立国有企业湖南雨非产业投资公司,解决企业融资难。价值440万元的国际信用证,让企业采购的货物顺利漂洋过海抵达国内。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两年光阴,嘱托在心头,雨花继续秉持勇担当、不畏难的魄力,保持着志不改、道不变的定力。

  雨花所经历与所收获的,都将汇成非凡跨越,标注上一段征程的辉煌,积蓄下一个征程的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