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湘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9月0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犀牛望月赏铜镜

  ▲铜雕犀牛望月小镜屏。

  胡胜盼

  “犀牛望月”典故最早见于周代尹喜《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犀牛的角是弯曲的,且长在眼睛前部,视线受到角的影响,看到的月亮也是弯的。比喻见到的不全面。民间流传更广泛的寓意为翘首企盼幸福生活。

  说到“犀牛望月”,还有一个奇妙的神话故事。相传犀牛原本是天上的一位神将,受玉皇大帝的指派,向下界传达起居规范,要求人们注重礼仪,“一日三餐三打扮”。而犀牛到了俗世后被扰乱了心神,将玉皇大帝的旨意误传成“一日三餐一打扮”,把玉帝的意思弄错了。于是玉帝便让其下凡到人间造福。由于犀牛思念天宫生活,一到晚上就抬头望月,这就是“犀牛望月”的缘起。

  至于古人为什么会选择犀牛望月做铜镜,有认为是因为古人发现犀角中有一根由角根直贯角尖的“髓芯”,将犀角剖开时髓芯周围有一圈一圈的近似月亮形状的同心圆,于是认为常在月下抬头遥望的犀牛是在用犀角采吸月华。犀牛大脑的精髓就蕴藏在犀角中,进而衍生出“执着、思念”的含义。再加上“髓芯”所代表的“沟通”之意,于是被人们用来表达“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爱情境界。按照这种寓意来解释,那用它来装饰铜镜倒也显得顺理成章。事实上,“犀牛望月”之所以成为宋金时期颇为流行的吉祥寓意题材,应与当时社会普遍风行的人们祈求长寿、福禄、科举、财富的美好愿望有关。

  铜雕犀牛望月小镜屏,高11.5cm。该铜镜小巧玲珑,犀牛呈跪坐状,四脚弯曲伏地,四肢坐姿各异,尾巴扬扫,显得生动有趣。牛头部转向后上方仰起,作望月状,两眼炯炯有神,形态栩栩如生。背上有一个半月形铜镜,器型完整,做工细腻。底有刻纹“宝镜”“寿山福海,玉带金鱼”。铜雕犀牛望月轮廓生动,肌肉饱满,线条流畅,造型质朴,灵动飘然的云柳纹,使精美中更添几分妩媚。宋代邵雍《梦林玄解》梦占·犀牛涉大水吉条云:“占曰:犀之为物,上能通天,下能分水。科举梦此子丑联捷,征伐梦此水战大胜,出行梦此遇险得济,疾病梦此服药必痊,商贾梦此涉江泛海必获珍宝之奇货。”这条卦辞也正好与底纹“寿山福海,玉带金鱼”相印证。

  最近有学者考证认为,将上述铜镜称为“犀牛望月镜”或“吴牛喘月镜”似有不妥之处。理由在于:这种铜镜纹饰中的“牛”的形态更像是一种独角兽。它既不像江淮地区躯体浑圆、犄角盘弯的水牛,也不像头大而长、犄角长在鼻子上的犀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进一步认为,这种铜镜纹饰与汉镜中采用的“二十八星宿”和战国时期的“四神天象体系”以及宋、金时期的星象纹饰铜镜有着相似的文化内涵。这类铜镜纹饰中所谓的“牛”应该是朱雀七宿中的镇水神兽“井木犴”,所以应该称该类铜镜为“井宿镇水镜”更合乎规范。但“井宿镇水镜”一说尚未得到学界广泛认同。大家还是习惯性地称这种带有“兽、水、星、月”纹饰的铜镜为“犀牛望月镜”或“吴牛喘月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