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白培生 彭婷 蒋睿
初秋的湘潭,微风拂面。记者走进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城市农村、学校医院,向采访对象抛出一个问题:“今年,哪件事让你最高兴?”听到不少温暖的回答——
“我们这里地处城乡接合部,今年食堂用上了天然气,结束了13年烧液化气的历史!”湘潭市社会福利院院长曾昭虎说。
“在学校招生就业处老师一对一精准辅导下,我毕业前夕顺利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还包食宿!”湘潭医卫职院应届毕业生王灵亮说。
“‘红色驿站’随处可见,我们避暑、饮水、休息不再难,有家一般的感觉!”快递小哥胡昱磊说。
……
这些温暖的场景,与湘潭今年3月31日启动的党员干部“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密不可分。
一座座干群“连心桥”,架在城市大街小巷
位于岳塘区东坪街道三角坪社区的和平公寓是保障性住房,住户均为低收入群体。由于多种原因,小区社会性事务未移交到属地街道、社区,小区治安管理、人口管理、社会救助等都处于缺失状态。
群众利益无小事。今年4月,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到三角坪社区开展“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现场办公解决其社会性事务移交问题。市、区两级共列出20多项任务清单,形成齐抓共管强大合力。5月,和平公寓社会性事务正式移交社区,700多户群众有了“管家”。
“这么多人关心,拉我入网格群,又帮我安装反诈APP,还检查家里用电用水安全,感觉特别温暖!”和平公寓居民陈义军告诉记者。
与陈义军有相同感受的,还有住在岳塘区泗神庙附近的居民。
过去,泗神庙便民生鲜市场环境脏、卫生差,被群众广为诟病。今年,湘潭对生鲜市场周边占道经营、市场内“飞线”、乱堆乱放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规划新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实施人车分流。市场彻底告别“脏乱差”,变身“齐净美”,面貌焕然一新。
一块破损的人行道地砖、一堆不起眼的垃圾、一盏“失明”的路灯,对于城市来说,这些小事都不容忽视。只有向问题“叫板”,才能让群众叫好。在“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中,湘潭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
针对群众提出的市政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城管部门全面维护修复,累计修补、维护主次干道路面、人行道3.3万余平方米,灌缝2.6万余米,疏浚排水管网2.1万米。
针对日益凸显的“停车难”,湘潭按照布局合理、方便适用原则,在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区新增机动车位约4000个、非机动车位1万余个。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湘潭把“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与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在城市大街小巷架起一座座干群“连心桥”,组织83家市直单位的7000多名在职党员,下沉到110个社区,化身纠纷调解员、志愿服务员、实事领办员等;在50余个社区组建“我爱我家”老干部志愿服务队,用一桩桩实在事、暖心事,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让城市更有温度。
一辆辆干群“直通车”,开进乡村田间地头
“我那台大功率水泵出现故障,大半夜找不到人来修,可以帮我想想办法吗?”9月1日凌晨,湘乡市梅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抗旱先锋队队长周志明的手机响了,种粮大户陈存新焦急求助。
助农抗旱刻不容缓。周志明立即拿起工具,叫上有维修经验的村民,赶到陈存新的临时抽水泵站。经过一个多小时抢修,马达声再次响起,汩汩清水流向久旱的田里。
党员干部当先锋,抗旱一线党旗红。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湘乡市各乡镇部分农田出现干旱。湘乡市迅速将一辆辆干群“直通车”,开进乡村田间地头,组建300余支党员抗旱先锋队,组织3000多名党员奔赴田间地头,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保障晚稻用水需求。
“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开展以来,这样温暖的场景,在湘潭广袤农村频频出现。
湘潭市住建部门党员干部分批次到农村宣传危房改造政策,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建立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通过隐患排查等方式,建立监测销号台账,及时发现动态新增危房,确保“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今年,该市421户农村危改户搬进了安全舒适的新家。
了解到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滞后,致公党湘潭市委会机关牵线搭桥,推动陶行知教育基金会捐赠价值156万元的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同时,开展“送一串音符到田埂”助学活动,为雨湖区姜畲镇金陵华银小学捐赠100支陶笛,在该校组建“田埂花开”乡村学生陶笛乐团,开展为期3年的美育助学活动。
哪里有问题,就下决心解决哪里的问题。据统计,湘潭市“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开展以来,18万多人次党员干部深入全市951个村(社区),摸排上报矛盾纠纷和民生实事问题13181件,已办结11068件,完成率为83.97%,其余都在密切跟进办理之中。
湘潭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贺波表示,将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恒心和毅力,把“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真正让“小切口”实现“大效应”,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高质量发展更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