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祖烜
早就听说花鼓戏《山那边人家》好评如潮,我一直充满期待。7月31日晚,终于有机会,同来益阳采风的中国作家“天团”、益阳市和清溪村的干部群众,一起欣赏了这部大戏。演出中,笑声不断、掌声不断、喝彩不断。
我就成长在周立波小说中描述的山乡,是地地道道的“山那边人家”。看得更亲切,更高兴。剧中呈现出清新自然的山乡风貌、轻逸灵秀的民情民俗,还有活泼明快的花鼓特色,让人清风拂面、耳目一新。这是一部干净、优美、流畅,值得细细回味的好戏。在题材选择、剧本构思、表演艺术、音乐创作、舞美设计多方面创新出彩。
《山那边人家》在题材选择上独具慧眼,与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遥相呼应。这是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和益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携手合作,首次把“文学家与当代经典文学作品”搬上戏剧舞台。这是一个颇具胆识的选择。事实证明,这一选择带来了独有的竞争优势。习近平总书记讲“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这部剧生动演绎了作家与人民、作家与生活、作家与作品的关系,也启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攀登新时代文艺高峰,只有像周立波那样深入地扎下根去,完全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融入到群众的思想感情,才可能真正发现和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编剧充分展示创作才华,在准确理解原作的基础上,巧妙引用、精彩化用、大胆创造,成功把文学搬上了舞台。巧妙借助戏剧舞台,打通了剧内剧外,让作家自己走进剧中,走进生活,走进人民,成为了戏中的一员,人民的一分子。剧中的周立波既有宏观的第三人称视角,又有微观的第一人称视角,既是一个记录者、观察者,更是一个创作者、参与者。这是对原作最大胆的设计,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让观众感受到了亲近感、新鲜感、穿越感。特别是青年学生请教立波先生的细节,问:“她们为什么总是笑?”立波答曰:“她们想笑!”再无多言,堪称神来之笔。我觉得作家和人民的关系处理得特别好,群戏很好,意境很好。虽然剧名不叫“山乡巨变”,但是观众都感受到了变化带来的快乐,看到了人民朴素的生活追求。值得称道的是,该剧虽然取材于周立波短篇小说《山那面人家》,但没有拘泥于原作,而是围绕一系列益阳题材作品做了一番筛选和综合,把一些有意思、有意义的情节和人物移进了戏剧之中。剧本像一部充满浓郁乡情的散文诗。同时,在诗意化的叙述中,让观众感受到了乡愁,也勾起了我自己有关家乡益阳的记忆。
演员们的表演特别动情、特别出彩。我不得不为周立波的扮演者、花鼓戏表演艺术家周回生叫好!塑造出了周立波作为知识分子的风度和智慧,作为人民作家的淳朴和谦逊的崭新形象,舞台表演神形兼备、拿捏得恰到好处,真正做到了不多一分,不少一分。演出结束后,周立波亲属后人、清溪村村民争相与回生老师合影,一些年纪大的乡亲们热泪盈眶,表示像极了周立波本人。青年演员张丹饰演的胡桂花,摒弃了以往辣妹子的符号化表达,表演有个性、接地气,体现了益阳新媳妇的美丽乖巧、清新活泼、善解人意与顾全大局。演员陈正春饰演的邓满爹、郭振威饰演的邓伏生,谢晓君饰演的何家姆妈,罗勇饰演的卜小伟等人物形象,都生动饱满,活灵活现地展现了新中国农民的生活面貌和精神气质,塑造了一个淳朴善良、真诚乐观的农村社会群像。
“韵味、好听”是这部花鼓戏的又一大特色。音乐创作用足了各种湖南花鼓调的曲式唱腔,自然贴切地展现了花鼓戏的艺术特点。全剧以“采莲船”为主题音乐,采用地道的花鼓戏曲牌和益阳民间小调相结合构成,还特别融入了地道的益阳方言和本地童谣,饱满丰沛、原汁原味。我在现场听着时而俏皮、时而婉转的花鼓唱段,仿佛听到禾苗拔节、茶子花开的声音,悠悠扬扬、自自然然地缭绕在耳畔,给人以深深的沉醉与美感。
相对于传统的花鼓戏剧舞台,这部剧的舞美现代感十足,实现了新的突破。该剧大胆引进新的舞台技术,把多场景、多时空的环境浓缩成一个写意空间的转台,使整个舞台灵动起来,紧凑起来,也更时尚起来。在尊重主题思想与选材内容的基础上,编剧、导演在紧锣密鼓之间,以轻松愉快的笔调,写一二小事,以浪漫抒情的手法,排三五场景。我最喜欢星空下的禾场上那一场戏。夏天的乡村夜晚,有星星,有蒲扇,凉风习习,闲话家常,童年的记忆就这样复活在舞台。或许可以说,整部剧就是用翠绿的竹林,用青青的禾苗,用月亮、流云,精心构建的一幅中国山水风情画。所有山里人家的物件错落有致,缓缓在舞台上舒展开来,构成如诗如画的舞台情景。让观众感觉到时代的特点,生活的气息,地方的味道。
《山那边人家》是近年来难得的一部具有传统戏剧情怀、又充满现代审美表达的优秀作品。它既能让颇有阅历的观众勾起往事乡愁,又能满足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觉得新意盎然。这是新时代花鼓戏发展的新成绩、新探索、新表达,对于我省花鼓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来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十年磨一剑。好戏须经百遍改,演员要历千场磨。行笔至此,欣闻花鼓戏《山那边人家》全体剧组,即将赴天津参加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展演,并全力角逐全国戏剧大奖。我为之喝彩、为之点赞,并报以更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