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果 陆群亮 谢兴苗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佳俊
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是红军长征“通道转兵”所在地。近年来,通道法院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用法律守护辖区24万侗乡儿女,先后获评“湖南省文明单位”“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法院司法宣传先进单位”“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湖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荣誉。
多元解纷
用共建共治拓宽治理维度
“不一定非得起诉。字签了,调解协议同样具有法律效力。”2019年3月的一天,通道侗族自治县播阳镇131户农户与某蔬菜合作社的代表在调解协议上签字,这起由县法院、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联合调解的扶贫领域产业合同纠纷终于成功化解。
此前,播阳镇闷团村蔬菜基地被一场暴雨席卷。由于遭灾,蔬菜合作社迟迟未给农户分红,双方由此发生纠纷。
通道法院得知此事后,为防止纠纷激化,立即启动联合调解程序,邀请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共同参与调解。
“我们一边安抚农户,一边引导其合法表达诉求。”参与调解的法官曾方毅说。
经过多方努力,双方作出让步,矛盾就地化解。
“过去一点小矛盾也能整出大动静,最后还得闹到法院。现在,法官来到村民身边答疑解惑,很多纠纷都不用出村了!”对法官到“家门口”调解,村民们纷纷点赞。
从“有事情找法院”到“听听法官怎么说”,通道法院广泛发动各类调解主体参与基层纠纷化解,整合各方力量,形成了多级联动的基层纠纷化解体系。
不仅如此,通道法院还将调解工作下沉到村组一级,先后在152个行政村设立“法官联络点”,聘请100余名老乡贤、老干部、老代表、老委员、老教师组成“五老”调解员队伍,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特色司法
用贴心服务破解诉讼难度
侗族文化中,“8”代表吉祥。“你们两家的房屋刚好间隔8尺,很好的数字嘛,都紧贴着吉祥咧!”今年1月下旬,在芋头古侗寨的崖上鼓楼里,双方当事人正因房屋间距变窄而闹得不可开交,法官吴明鹏的一句话让现场气氛轻松起来。
看到双方对峙情绪缓和,吴明鹏趁热打铁,用侗语将“法、理、情”娓娓道来,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邻里关系重归于好。
“通道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侗族人口占比77.9%,只有真正尊重和了解这里的风俗习惯,融入侗族群众的日常生活,才能当好他们的‘贴心人’。”吴明鹏说。
近年来,通道法院主动适应侗民族特色,创新工作方式,将“侗款”“寨佬”等少数民族民俗村规引入执法办案和普法宣传,极大延伸了司法服务的“触角”。
讲侗语、明侗款是与侗族群众沟通交流最好的“润滑剂”。近3年来,通道法院利用“双语法庭”、巡回法庭等方式审理案件200余件,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件。
审判执行
用司法力度传递为民温度
6月7日,通道法院执行局陆虹法官团队收到一个来自广东的快递。打开包裹,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映入眼帘。
“我们深知法院执行工作繁重……但令人感动的是,每一次我们的代理人就案件的执行情况沟通时,执行法官都是第一时间接听电话……”透过感谢信,执行干警孜孜不倦的身影如放电影般再现。
今年2月,原告广东某生态公司与被告通道某公司的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判决生效,然而被告未能主动支付相关费用。5月,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开启“跑断腿、磨破嘴”模式,陆虹带领执行团队将“双方的信任度从零点开始增加”,直到达成和解。收案不到半个月,128.37万元执行款全部执行到位。
在通道法院,几乎每个庭室的墙上都挂着几面鲜艳的锦旗。锦旗背后,是该院以司法力度传递为民温度、以辛苦指数换取群众信任指数的真实写照。
面对群众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犯罪,多措并举、主动出击, 2018年至2020年共审结涉黑恶案件10件35人,为社会安定和谐扫清了障碍;面对群众关切的楼盘烂尾问题,强化“府院联动”、妥善化解,让3家濒临破产的房企蝶变重生,圆了百姓“安居梦”……通道法院用一次次公正的裁判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将公平正义的阳光洒满侗乡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