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奕樊
传统的钢铁生产往往是这样的刻板印象:在偌大的厂区,钢铁工人在热浪滚滚的炼钢炉前繁忙劳碌,挥汗如雨。但在湘潭钢铁有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湘钢”),通过机器视觉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密切配合,智能化生产线上不过寥寥数名工人。
湘钢瑞菱科技自动控制开发工程师赵旋告诉记者,现在湘钢只要通过一套数字软件,便能对每一支钢的关键数据进行实时掌握,实现对钢铁生产全过程、全流程的追踪,真正保证钢铁制品的质量。
这背后,离不开赵旋及其团队的付出。
2011年,在北京从事软件开发4年的赵旋决定回到家乡湘潭,并主动选择进入湘钢技校“回炉深造”,成为了一名衡器维检工。
即便是简单的称量仪器维修工作,赵旋也不敢怠慢,他深入了解现场工艺、设备系统,潜心钻研各种称量仪器。工作半年后,赵旋发现了计量工作的“滞后”:湘钢的物资计量采用最原始的“在场测量”,即通过人工比对的方式得出相对准确的计量数据,但这不仅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且仍然会存在误差。
了解情况后,赵旋主动请缨,利用不到一周时间开发出了大型衡器数据比对程序。工友们都惊叹:通过比对程序,计量工作的完成时间缩短至10余秒,数据准确率还达到了100%!
“一碰到难题,我就跃跃欲试。”带着一股闯劲,2015年,赵旋报名参加了第五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由于是第一次参赛,在备赛过程中,他坚持“吃透”疑点难点,利用一切时间“钻”进书本和程序中,针对比赛形式强化自己的短板弱项。
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赵旋过五关、斩六将,先后夺得了全市、全省选拔赛的桂冠,并从全国数百万职工中脱颖而出,拿到了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工种比赛的第二名——这也是湖南省在该项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对计算机编程极度痴迷的赵旋,不断地“攀登”着自己向往的一座又一座“数字高峰”。
2016年,湘钢准备在高线厂新上一套二级过程控制系统,但面临着诸多难题:一方面,此前的二级系统都是依靠专业软件公司开发,关键技术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另一方面,部分生产环节智能化程度不高,大多是“各干各的”,如何实现相互间的信息共享亦是当务之急。
赵旋成了攻克该难题的不二人选。跑遍湖南兄弟企业的生产车间,熟悉每一个二级系统的工作流程;从原材料到出品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了如指掌,每一项功能需求都记在心底;还寻求“外援”,吃透各类二级系统书籍中的开发知识……“一切从零开始”的赵旋团队,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前期调研,修改完善设计方案近30个版本。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年多的摸爬滚打和潜心研究,赵旋带领团队成功开发二级系统,为公司节约100余万元开发费用,并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如今的赵旋,已成为同事认可的“能工巧匠”。将设备管理的流程信息与智能手机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从设备点检、检修、标准、备件等方面开发出一套适应公司管理模式的手机软件,实现了设备管理的移动化;开发散装废钢智能判级系统,通过AI智能识别进行自动判级,不仅可以优化判级人员配置,还能杜绝判级舞弊行为,降低质检人员违纪违法风险……
截至目前,赵旋带领团队共设计开发20余套系统,为湘钢节约开发费用500余万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些荣誉接踵而来。2020年,赵旋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赵旋成为湘钢年轻人的偶像和榜样。
2021年,湘钢成立瑞菱科技有限公司,38岁的赵旋成为了该公司的自动控制开发工程师。8月17日,正在湖北出差的赵旋告诉记者,团队计划半年内帮助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电炉厂完成二级系统的开发。“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企业解决智能化生产问题,推动我国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