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观点·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8月24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美医生”张丽娜: 以勇气浇灌生命之花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雨欣

  8月20日是周末,医师节刚过去一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丽娜从长沙赶到海南三亚,投入新一轮的防疫战斗。

  她曾被媒体称为“战地玫瑰”,从武汉到黄冈,到通化,再到上海、三亚……有需要的地方,就是她的战场。

  作为重症医学专家,常常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做决定。“每一次的治疗干预都是有风险的,我们需要权衡干预带来的风险和益处,并与家属沟通。”张丽娜说,“重症医学还有很多未知领域,很多时候我们要冒风险采取行动。因此,最重要的是有承担责任的勇气。”

  承担责任在于创新。有一位脑干出血的病人,通过救治恢复了自理能力。6个月后,病人家属把病人在家炒菜的视频发给张丽娜,病人笑了,张丽娜也笑了。

  张丽娜介绍:“我们现在将重症患者的神经脑监测集合起来,推出脑保护导向性的治疗,尽全力挽回被认为是植物人的病人。以前会觉得这种情况已经没有希望,家属也会觉得算了,但我们现在可以让他醒过来。”

  承担责任在于突破。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2月1日下午5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专家团队连夜出征武汉,张丽娜便是其中的一员。

  刚到武汉,她就通过紧急培训、一带一混编的方式,在最短时间内组建了一支重症医疗队。为改善严重低氧患者的氧合,她连续7天与5位同事一起为患者实施俯卧位通气。防护服不透气也不能换,护目镜起雾也坚持看,出隔离病房时,她最里层的手术服都湿透了。

  一天凌晨2时,一位病人的情况很危急,不插管可能熬不过当晚。张丽娜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病房,顶住压力,在没有正压防护头罩的情况下给病人做了气管插管,最终挽回了这位病人的生命。

  “你知道武汉平时都是很热闹的,但是我们去的时候,街上一个人也没有,我们把它叫作‘白夜’。”时隔2年多,再描述当时的场景,张丽娜依然动情,“凌晨5点,我们手术成功了,大家很开心地站在窗边合照。夜晚过去,太阳正好升起来。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援鄂55天,张丽娜不仅用日以继夜的努力换来数百名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平安出院,还把前线经验编写为《基于重症超声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建议》,首次向国内外同行推广了新型冠状病毒肺部超声和心脏超声影像学特点。

  如今,43岁的张丽娜从事重症医学专业已经20年。这些年,她对监护仪报警声和电话铃声形成了条件反射,无论几点,无论在干什么,一听到就会马上跳起来;这些年,她从一个曾对诊疗决策感到忐忑的年轻医生,成长为一位推动重症医学流程化的名医,在中南大学开设的“重症医学”课程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传递了职业的使命感。

  正如她对学生们说的那样:“没有人天生英勇,只是选择负重前行。在最危急的关头,以自己微薄之力,保山河无恙、保家国平安,是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也是医者对誓言的践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