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永涛 徐典波 马如兰
通讯员 许艳辉 夏凡
“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九歌》何处寻觅?汨罗江畔、玉笥山上,屈子祠。
趁着暑假,岳阳市小学生付依依在外公带领下,来到屈子祠凭吊屈原。祠内香火不绝,高悬于堂前的横匾“光争日月”熠熠生辉。付依依望着屈子行吟足迹图说:“老师在课堂上讲过屈原,他是伟大的爱国诗人。”
“宏开华夏诗歌史,独立东皇太乙前。”2000多年前,屈原用《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辞章,在汨罗江畔筑就光争日月的诗歌高地与人格高标。近年来,汨罗深挖屈子文化时代内涵,深化文旅融合,推动屈子文化传承创新,以文化之力筑发展之魂,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化之城发新枝
——汨罗成为亲子游、团建、研学的热门打卡地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就是汨罗人的“年”。屈子祠中祭屈子,汨罗江上赛龙舟,屈子书院办研学……游客“沉浸式”体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感悟砥砺求索、忠贞爱国的屈子精神。
今年端午节假期首日,屈子文化园游客破万。长沙市民张晓军专程带孩子体验庄严的祭屈大典,“让孩子接受爱国主义熏陶,激发他对文化名人的崇敬与对祖国的热爱。”
除了品味端午节,来汨罗还能玩什么?汨罗积极创新文旅体验方式,依托屈子文化园引进人气剧本游戏《九鼎天问·沧浪》;创作出品大型音乐剧《屈原》;打造屈子文化园研学基地;创新推出祭屈大典、水上趣味龙舟、旱地趣味龙舟、汉服体验、包粽子DIY、香囊制作、碑林拓印等特色项目。别出心裁的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汨罗成为亲子游、团建、研学的热门打卡地。
对屈原文化的传承,不仅有精神的凝视,还有物质的承载。从G240驶入汨罗境内,列队欢迎的是龙舟造型路灯;如“天空之舟”般矗立汨罗江畔的龙舟竞渡中心,承接四海游客;以“求索”“九歌”等命名的城市干道纵横交错……走进汨罗,浓郁的屈子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入夜,汨罗欢乐水岸夜经济示范街区商贩云集,文创市集展销、非遗保护成果展览令人流连忘返。湖南香草美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参展的炭雕、竹简、香囊等文创产品,因涵盖屈子、端午、龙舟文化等元素,备受青睐。
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厚植沃土,在创新中抽出新枝。汨罗起草引导文创企业和民宿产业发展的相关实施意见,鼓励文创企业发展,通过推出带有本土文化元素的文创精品,提高汨罗特色文化附加值,为文化传承和创新注入新动力。
飞入寻常百姓家
——将屈子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得更深更广更远
“屈原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左宗棠是屈原文化上下求索、锐意进取的杰出代表。弘扬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民本情怀,对汨罗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屈子文化园近日举行的第25期屈子书院讲坛上,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唐浩明向众多文化爱好者,解读弘扬屈原文化的时代价值,近50万人次线上观看。
自2019年4月首期开讲,屈子书院讲坛已举办25期。朱汉民、彭林、鲁晓波、柳肃、尹韵公、杨雨等27位文化名家现场开讲,线下场场爆满,线上直播观看总人次超1000万。以讲坛为媒,学术与大众、传统与现代的距离越来越近,新时代文化自觉与自信进一步彰显。
如何将屈子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得更深、更广、更远?汨罗坚持“软硬兼施”,邀同济大学、清华大学规划设计团队完成《屈子祠保护规划》等多个单体设计,以屈子祠、屈子书院为核心全力推进屈子文化园建设,规划建设端午文化体验区、屈原墓保护区、汨罗江湿地保护区等。常态化开展文学讲座、文学采风、教育研学、龙舟竞渡等特色文化活动,致力打造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滋兰树蕙,一步一景,屈子文化园的一草一木都能在《楚辞》中找到根蒂。2021年端午,一睹屈子文化园新貌的汨罗市民吴霞眼前一亮:“小时候来,还只有相对破旧的屈子祠和屈原碑林,如今大园区平添大气与底蕴。”
屈子文化的传承绝不仅在园区围墙内。学校里,千名学生诵读《离骚》;书画院里,诗词爱好者吟诗作对;在社区、农家,诗词楹联挂满堂前……在汨罗,屈子文化、非遗文化、诗词文化走进学校、社区、乡村,飞入寻常百姓家。
“屈原行吟泽畔,杜甫登楼感怀,范仲淹先忧后乐,岳阳成为历代仁人志士的灵魂栖息地和世界华人的精神家园。”岳阳市委书记曹普华表示,作为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岳阳着力传承创新屈子文化,做好大江大湖文章,把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胜势,努力打造湖南旅游增长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文旅交融取胜势
——品牌效应叠加放大,带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今年6月,汨罗以端午节系列活动为契机,集中签约10个文旅体产业项目,涉及景区运营、生态旅游、文创产品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逾30亿元。
滔滔汨罗江奔涌千年,沉淀了璀璨的人文自然资源。近年来,汨罗因势利导,加速推进文旅融合步伐,成功创建省级汨罗江旅游度假区。以汨罗江为轴,以屈子文化园为核心,勾连起新市古镇、长乐古镇以及周边文化旅游资源,品牌效应叠加放大,带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今年上半年,汨罗举行5轮签约,新签约、开工、投产项目149个,其中中国民营500强企业2个、上市公司1个、央企3个,刷新历史新高。19个项目纳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
文化之力不只助推经济产业发展,更滋养精神文明。砥砺求索的屈子精神、团结拼搏的龙舟精神、负重奋进的骆驼精神,涵养出汨罗人心系家国、乐于奉献的“汨罗情怀”,倾注在文明实践中。汨罗先后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目前,该市志愿服务组织达575个,志愿者超9万人,占汨罗总人口的14%以上。
屈原曾以《天问》问天。一桨划过两千年,上下求索的汨罗在漫漫征途中,写下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汨罗市委书记朱平波介绍,汨罗致力以屈子文化为轴心,持续擦亮“端午、龙舟、诗歌”三张名片,不断放大“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影响力,赓续弘扬求索精神、龙舟精神、骆驼精神“三种精神”,让文旅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