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时事·要闻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深度·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7月2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支教夫妻”回湘,把希望的火种留在远方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他们,是2020年曾在山村小学里拍下被网友称为“最美婚纱照”的支教夫妻——支教生涯分别长达11年、5年的侯长亮、雷宇丹夫妇。他们将最好的光阴献给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7月中旬,他们带着万般不舍结束支教生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邵阳。但他们在大山里留下的美丽故事,正越传越广。

  他忘了与自己的“约定”,只想点亮山村娃的梦想

  出生于邵阳洞口县的农家小伙侯长亮,历经寒门苦读,2007年考入湖南文理学院攻读计算机专业。

  大学期间,侯长亮时常会通过互联网观看关于乡村教育的短视频、新闻片、纪录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宣传片主题词,总是在他心里回荡。

  “我不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吗?是不是可以为远方乡村的孩子做些什么呢?”那时,他总是在想。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个念头在毕业之际越来越强烈,“工作养家还是公益支教?”他纠结了很久。“要不就先做两年支教再去好好赚钱!”

  2011年,侯长亮背着行囊到了广西河池。当时他不会想到,在河池办的手机号竟一直用到了现在。

  他先后辗转广西河池、贵州毕节,和孩子们吃住、玩乐、学习在一起。大山深处的生活,令他仿若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对孩子们的责任感也愈加变得浓烈。

  不知不觉,今年已是他支教的第11年。“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也喜欢被他们亲切地称为‘亮亮老师’。”回首过往,他的语气满是欣慰。

  在他看来,只有山村小学里有更多愿意扎根、付出的平凡教师,才有可能让更多孩子“走出去”,放飞梦想。

  他结识了一生的“挚爱”,共同在支教路上“闯荡”

  2017年,他辗转赶赴云南昭通,但这次他已不是“一个人作战”——在网上结识2年有余的溆浦姑娘雷宇丹和他一同前往。刚取得硕士学位,她也想体验支教生活。

  两人坐同一趟火车,一路上,这个喜欢看书、愿意吃苦的姑娘让侯长亮“眼前一亮”:“她这么沉稳,一定能做好支教工作!”侯长亮至今记得,自己当时非常看好眼前这个“新手”。

  两个小年轻来到云南昭通彝良县海子镇向阳小学,当时,160余名孩子却只有3个代课老师。

  “越是艰险越向前”,他们早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冬天时间长、下雪天多,他们时常需要冒着风雪去家访,走上1个多小时头发都冻成了“冰针”;交通不便,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时常需要侯长亮走上几个小时山路去搬;农村孩子多为留守儿童,他们还要充当“家长”,里里外外照顾……

  朝夕相处中,两颗“漂泊”的心不经意间越走越近。这一次,他们之间已不再是普通的“战友情”!

  2020年,他们结婚了。

  小两口决定自己拍一组婚纱照,地点就在学校。拍照那天,孩子们和附近村民们都来帮忙。

  那组照片,没有华丽的背景与礼服,却成了所有人眼中的“最美婚纱照”,也成了小两口为山村教育代言、为山村孩子代言的“形象照”。

  他们和每一对普通小夫妻一样,让日子充满平凡烟火气。

  他俩还建立了公众号,取名“落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他俩对这个名字的理解,里面记录了支教日常,还有孩子们的成长……

  他们找寻到了“向往的生活”,可也与孩子们来到了分别的“路口”——由于教学点“撤点并校”,孩子们即将奔赴更好的学校,加之家中年迈老人也需要人照料……种种原因,小两口选择在今年7月告别这片共同为之奋斗的沃土。

  临别时,孩子们、村民们都哭了。两人的行囊很简单,可这片土地不会忘记,他们为这里留下了数不尽的希望。

  “我们正在筹备补办婚礼,但婚纱照就打算沿用之前那一套,致敬那段最美的时光。”侯长亮一脸幸福。

  至于未来发展,小两口还在规划。“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不变的大方向,我们想为此贡献更多个 ‘十年的力量’!”夫妻俩憧憬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