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7月1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丁荣军:让中国高铁有自主“机芯”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帙恒

  上大学前从没见过火车,却与火车终身结缘。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车首席科学家丁荣军领军的研发团队,突破国外对电力机车行业核心技术的封锁和垄断,取得从大系统到大部件、从关键材料到关键工艺、从核心器件到核心软件的全方位突破,结束了我国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没有自主“机芯”的历史。

  摈弃短期效益,选择长远发展

  时间回到1984年夏天,摆在西南交大电力机车专业优秀毕业生丁荣军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去北京铁道科学研究院,一条是去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以下简称“株洲所”)。带着干一番事业的想法,丁荣军到株洲所报到了。

  此时的株洲所率先自断“皇粮”进入市场,所有技术人员都要深入到机务段跟司机跑车,现场解决技术问题。从1984年到1988年,丁荣军在偏远山区的陕西勉县一个机务段跟车跑了4年。就在这段时间里,他掌握了交流传动技术相关领域扎实的知识。

  1989年,回到株洲的丁荣军,受命“啃”下交流传动研究室的第一块硬骨头——开发“1000千瓦大功率电机交直交实验系统”。这是一个暂时看不到应用前景还相当“烧钱”的项目,整个项目烧毁的元器件可以装满一卡车。

  在短期效益与长远发展的权衡中,丁荣军和株洲所的决策者们毅然选择了后者。丁荣军清晰地记得这个日子:1991年3月24日,凌晨2时多,他“领衔”开发的1000千瓦大功率电机,终于成功转动起来了。5年后,我国第一台交流传动原型电力机车AC4000诞生,国产电力机车电传动发展史迎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自主“芯”带动我国高端装备整体技术进步

  交流传动与网络控制系统是现代机车车辆的“心脏”和“大脑”,直接关系到列车跑得快不快、稳不稳,被称为“机车之芯”。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这颗“芯”却仅为国外少数公司掌握。这让丁荣军心里有了新目标:造出与国际列车比肩的高速列车之“芯”。

  2004年,株洲所参与中国高速动车组项目的研制,短短3年,就先后完成了包括电子生产工艺、结构工艺、系统组装等多项全新工艺技术的引进、掌握和创新,实现116种材料的国产化。

  2008年,在丁荣军的主导下,株洲所并购英国丹尼克斯半导体75%股权,实现了在IGBT领域的首次跨越。此后数年,作为企业掌舵人的丁荣军,通过设立功率半导体海外研发中心,开展IGBT前沿技术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丁荣军院士团队的不懈努力下,2014年,我国第一条功率半导体IGBT芯片生产线在株洲建成投产,成功研制出国内首片8英寸IGBT芯片,一举打破国外在功率半导体关键技术领域的垄断,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在高速列车、特高压直流输电、新能源、舰船等领域的用芯安全。

  2021年6月,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首次在西藏拉林线上亮相,也标志着复兴号列车实现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而其中的“机芯”技术,就是由丁荣军所在的中车株洲所领衔自主研制的最新成果。

  丁荣军院士带领团队研究的“机芯”成果,还被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电动汽车、工业变流、风力发电、海洋装备等多个领域,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良好态势,带动我国高端装备整体技术的进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