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福龙贺岁 年史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福龙贺岁 年货

第03版
福龙贺岁 年礼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4年02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博物馆寻龙记

    长沙市博物馆典藏部负责人刘莹(左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邬建美(中)长沙窑非遗传人彭望球(右一)向本报读者朋友拜年

    清代晚期湘绣藏品·童子闹春

    藏品征集自长沙县

    这类绣品一般是民间用于门帘或床沿装饰用。这件绣品上用传统的湘绣手法刺绣了舞龙灯、猜灯谜、闹花灯等新年期间的庆祝活动,构图和用色既古朴又热烈,兼具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商代方形环首龙纹铜刀

    出土于宁乡市朱良桥乡

    龙纹饰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的龙如同一个字母C形的蛇体,非常抽象。到商周时期,龙纹龙形也逐渐丰富成有爪有肢张目卷尾,类似兽和蛇的结合体。这把铜刀的刀柄部分刻画的龙纹饰,就是这类形态。商周时期兽形龙纹广泛铸于青铜器上,成为权威的象征。

    西汉透雕

    龙凤纹青玉环

    出土于长沙市咸家湖

    这件玉环上透雕变体飞龙,线条细腻流畅,龙凤相衔造形写意,呈现出云卷云舒的灵动和高雅气蕴。东西两汉时期的龙形进一步形象,牛头长角,大耳有须,蛇身带翼,龙爪3趾,身体也呈S形,粗犷奔放,不拘小节,被称为飞龙,并被视为吉祥之物。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彩龙纹瓷壶

    出土于望城区铜官镇

    此壶为民间器物。壶身以褐绿彩绘一龙,龙昂首扬尾,口吐云气,足踏祥云,飞奔于天地之间,极具动感。唐代崇信道教,认为龙是通天地的神兽,所以掌权者常以龙自居。龙纹在这时期虽然主要是在皇族范围内使用,并未有明令禁止民间使用。

    元代镂空龙纹心形霞帔金坠

    出土于长沙市火把山

    此藏品是古代妇女披服下端的装饰品。它呈悬胆形,双面镂空透雕双龙戏珠,喻意吉祥。这里的龙跟现在的龙基本相似。据资料记载,宋代文人提出了绘龙的“三停九似”法,其中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对当时及以后龙的形象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从元代起,龙彻底成了皇家用制,非皇家穿龙凤纹要判刑,双角五爪的龙纹为宫廷内部专用,民间只允许建筑物上装饰三爪龙、四爪龙。

    明代青花龙鱼海水纹瓷盘

    到了明代,龙纹不仅规范,很多辅助纹饰也非常丰富,运用也有讲究。如这件瓷盘绘制的鱼和龙,有着鲤鱼跃龙门,化龙高升的吉祥喻意。

    清代粉彩龙凤纹瓷缸

    清早期的龙纹延续明制,但更为制式。在清晚期时,民窑制品也会出现龙的形象,但龙爪仅限三爪四爪。如这件粉彩龙纹瓷缸,绘制的是四爪青龙。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齐果 刘欢乐 见习记者 李迅

  辞玉兔迎金龙,欢天喜地过大年!

  龙是华夏文明中的重要图腾,自古以来我们是龙的传人。

  中国龙从萌生到定型、从祭祀图腾到皇权象征再到文化标志,它的形式和意义与中国几千年历史进程紧密相连。

  今天,本报记者邀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湘绣非遗传人邬建美老师和湖南陶瓷艺术大师、长沙窑非遗传人彭望球老师,带大家去长沙市博物馆里寻找中国龙,为大家一一解读它们的历史印记。

  大家快来接龙吧!

  【结语】从宋朝到元朝,龙的形态逐渐清晰规范,被推上了皇权的神坛。直到清朝灭亡后,民间使用龙纹也不再分五爪三爪,代表皇权的龙,走下神坛成为家家户户可以使用、穿着的吉祥纹饰,恢复了它原本代表的团结凝聚、造福人类、奋发开拓的定义。龙的精神也随着五千年中华文化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

  【观展信息】

  长沙市博物馆“龍行中華

  ——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

  长沙博物馆春节期间

  2月9日(除夕)——11日(初二)

  闭馆三天

  2月12日(初三)——17日(初八)

  正常开放

  2月18日(初九)——19日(初十)

  闭馆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新闻热线: (0731)84802117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fzzb@vip.sina.com  全年订价:300元(每周二、四、六出版)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