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人大之窗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2年10月0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陵大地奏响平安乐章
——岳阳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工作纪实

  7月22日下午,岳阳市召开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工作推进会。

  9月6日上午,岳阳市举行“护航二十大,忠诚保平安”安保维稳动员誓师大会。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杜巧巧 通讯员 鲍晨

  “有了重点信访问题‘三到位一处理’集中行动,我们遇事有地方说,也有办法解决了!”

  “如今每个社区都有人管理,每户人家都有人服务,我们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办好事。”

  ……

  每天,群众遇到了烦心事、揪心事,都可以在一张涵盖城乡、从社区到村组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网络找到 “解决口”。岳阳市推行以群众自治为基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培育和推广了“党建+行业监管+群众自治”“专业化+社会化”“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志愿者之城”“小区微治理”等一批蕴含时代元素、具有岳阳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新品牌。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事无巨细。2020年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1期试点城市以来,岳阳全市上下精心谋划、整体推进,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岳阳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高位统筹 前端发力

  探索市域社会治理“岳阳样本”

  市域社会治理,是关乎城市经济发展、公共事业发展、基本民生、社会矛盾化解等领域的系统工程,其核心追求——幸福和平安,是群众的内心期盼与现实追求。

  为了这份期盼与追求,岳阳市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向上申报。去年6月15日,中央政法委批准岳阳为湖南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1期试点地区。

  成功获批试点后,岳阳高起点谋划、高规格推进、高标准实施,成立了试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今年7月22日,全市召开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工作推进会,市委书记曹普华再次动员,要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强化建功有我的大局意识,树立首创必胜的坚定决心,保持迎战应考的最佳状态,确保一举创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挚多次听取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工作情况汇报并强调,要全力争创先进,对照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工作要按照创建方案和工作指引,对创建工作责任分解一项项进行督导指导。落实各项任务,建好各类台账,为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验收打下坚实基础。

  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汪涛多次调度,要求要严格按照责任分工和创建要求,坚持对标对表抓落实、聚焦重点难点抓落实、创新方式方法抓落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过硬作风,推动创建任务全面落实、全面提升、全面达标。

  谋篇布局,把好方向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统筹规划市域社会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市县两级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党委政法委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推进机制,通过定期讲评、现场推进、暗访督查,推动试点工作纵深开展,探索市域社会治理“岳阳样本”。

  聚力攻坚 严控风险

  筑牢市域治理平安根基

  “现在大街小巷到处装了摄像头,很少有人敢偷盗抢劫了,我感觉蛮安全的。”9月25日,南湖新区湖滨社区居民李明昊高兴地说。

  针对创建工作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岳阳强力推进平安建设7大行动、5大重点问题攻坚、6大领域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和诉源治理、扫黑除恶十大行业集中整治,实现了治安形势持续改善、发展环境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以一次性代办养老保险为由,诈骗身边亲戚朋友数人60余万,挥霍一空后躲到外地寺庙中当起俗家弟子……穆某没有想到,自己金蝉脱壳的小算盘终被警方识破。今年7月,岳阳楼公安分局联动江西吉安警方于吉安一处寺庙内将涉嫌养老诈骗嫌疑人穆某抓获。

  “成功捣毁特大武装贩毒组织,铲除‘肉霸’,覆灭中心城区多个黑社会性质组织……”近5年来,岳阳公安共破案8.8万起,刑事拘留3.9万人,起诉4.1万人,行政拘留8.6万人,实现全市连续9年命案全破。特别是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成立多个专案组,不仅彻底打掉盘踞在岳阳中心城区廖九斤团伙、付荣华团伙、刘柒零团伙等多个黑社会性质组织,还侦办涉黑涉恶团伙案127个,破获刑事案件725起。

  黑恶不除,则民不安、国不宁。岳阳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推进大要案攻坚、“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政法机关与行业监管部门协同配合、精准发力,以雷霆之势打掉一大批涉黑涉恶犯罪团伙,查处一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突出问题导向,针对损害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整合汇聚各方力量,亮利剑、出重拳,推进专项整治,把平安基石筑得更牢。

  此外,岳阳开展了力度空前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面正风肃纪、反腐强警,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清除一批害群之马,整治一批顽瘴痼疾,全市政法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岳阳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2017年,岳阳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2016至2020年,4次被评为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市。

  共建共享效能融合

  让平安网越织越密

  “让群众诉求能够在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解决。”机制理顺了,一个个拆迁安置、房产物业、邻里纠纷等矛盾迎刃而解。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的初衷,就是让群众少跑路、事能办、心气顺!”

  “你好,我奶奶卧床不起,需要补办身份证,希望公安民警上门服务!”12月21日,一通电话打给12345政府公众热线,家住岳阳楼区东茅岭桥头社区的彭红女士,很快等来了户籍民警,短短10多分钟,就成功为家里的百岁老人办理了身份证。

  针对矛盾纠纷多、处置难度大的情况,岳阳市大力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推出“网格化+12345+110”三网融合联动模式,以12345热线平台为支撑,联通城管、公安、园林等市直89个职能部门和12个县(市、区)。一接到市民来电,12345接线员迅速分流热线事项,社区网格员通过手机终端将无法解决的事项推送到12345平台,平台分流到各职能部门,群众诉求得以迅速处理。

  深化平安建设,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岳阳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平安建设成为广大群众参与的生动实践,打造了一批具有岳阳特色、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品牌——

  平江县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实行“组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3人小组自治,保障群众参与权、受益权、监督权。岳阳楼区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以网格为支撑,创新“群英断是非”模式,把群众请上“评判席”,让是非接受公开评议。岳阳县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岳阳经开区“暖心房”议事厅、南湖新区“和姐工作室”等一批基层治理品牌,彰显了群众自治的生命力……

  平安,作为改革发展的底线,已然成为平安岳阳的厚重底色,而创新社会治理,更能为百姓幸福“加码”。近两年,岳阳市进京非访人数、公共安全事故、民商事案件年均下降35%以上。全市1817个村(社区),“四无”村(社区)达797个。2016至2019年,岳阳连续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新闻热线: (0731)84802117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fzzb@vip.sina.com  全年订价:300元(每周二、四、六出版)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