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贺词

第03版
贺词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贺词
   第03版:贺词
   第04版:贺词
   第05版:人物
   第06版:人物
   第07版:人物
   第08版:人物
   第09版:人物
   第10版:事件
   第12版:事件
   第13版:事件
   第14版:祝福
   第15版:祝福
   第16版:全家福
   第18版:荣誉
   第19版:故事
   第20版:故事
   第21版:故事
   第22版:读者
   第24版:人大之窗
   第25版:清风瞭望
   第26版:法院周刊
   第27版:检察纵横
   第28版:湘警周刊
   第29版:司法专刊
   第30版:法治自然资源
   第31版:三湘生态
   第32版:祝贺
   第33版:法治株洲
   第34版:法治株洲
   第35版:法治株洲
   第36版:法治岳阳
   第37版:法治岳阳
   第38版:和谐岳阳
   第39版:平安岳阳
   第40版:平安永州
   第41版:法治永州
   第42版:法治永州
   第43版:平安长沙
   第44版:法治长沙
   第45版:法治长沙
   第46版:和谐长沙
   第47版:平安长沙
   第48版:和谐长沙
   第50版:平安长沙
   第51版:祝贺
   第52版:人物
   第53版:法治长沙
   第54版:祝贺
   第55版:和谐湘西
   第56版:法治湘西
   第57版:法治郴州
   第58版:和谐郴州
   第59版:平安郴州
   第60版:祝贺
   第61版:法治张家界
   第62版:法治张家界
   第63版:法治张家界
   第64版:法治张家界
   第65版:心声
   第66版:心声
   第67版:心声
   第68版:平安常德
   第69版:和谐常德
   第70版:清廉常德
   第71版:平安常德
   第72版:法治常德
   第73版:祝贺
   第74版:法治常德
   第75版:品牌
   第76版:法治邵阳
   第77版:法治怀化
   第78版:法治娄底
   第79版:法治娄底
   第80版:和谐娄底
2022年05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华长在 精神永恒
——追记勇救落水少年牺牲的大学生李春华

  时任法制周报社社长、总编辑谷良(左二)给李春华生前就读的山田寺村小学、衡南一中分别赠送100本《生如夏花》。

  2006年11月28日,李春华父母出席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的“生如夏花——李春华先进事迹报告会”。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伏志勇 摄

  李春华生前在校园图书馆前的留影。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佳婧 整理

  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他将两名落水少年推向生的彼岸,自己却消逝在池塘的漩涡中。李春华,湖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2003级历史一班班长,一位“80后”大学生。在生死关头作出了果断地抉择,22岁的青春永远定格在2006年7月21日。

  2006年7月21日傍晚,衡阳市雁峰区山田寺村繁忙而平静。夕阳的余晖洒在李春华家附近的池塘水面上。李春华挑着一担谷子气喘吁吁地往家里赶,路过池塘时,忽然听到急促的呼救声,村里的两个少年李明和李雪峰不幸落水了。李春华赶紧撂下担子奔向塘边,连长衣长裤都没有脱就跳入水中。救上李明后,他又跳下水去救李雪峰。后因体力不支,李春华使出最后一点力气,把李雪峰踢向岸边,自己便沉入了水中再也没有了声息……

  7月23日,《法制周报》记者来到衡阳市雁峰区岳屏镇山田村李春华家中采访。在长达4天的采访中,记者一路追寻李春华从清贫的家、小学、高中一直到大学的点点足迹,一次次被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所感动。7月31日,《法制周报》重磅推出《一位80后大学生的生死抉择》,被国内各知名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同日,李春华被湖南团省委、省青年联合会追授为“舍己救人好青年”荣誉称号。8月10日,李春华入选由人民网举办的2006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

  时任湖南省委宣传部长蒋建国看了本报关于李春华的事迹报道后,深受感动,于10月10日作出重要批示:“《法制周报》的报道有深度、有力度,李春华的事迹可作为全省重大典型进行宣传报道”。时任湖南广播电视局局长魏文彬在看完李春华的报道后说:“春华的事迹让人感动,这个80后大学生的生死抉择真令人钦佩啊!”

  2006年11月2日,新华社发表文章《李春华被追授“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学生干部”》。 3日,新华社又发表文章《青春之歌——追记勇救落水少年牺牲的大学生李春华》。11月7日,《中国青年报》刊登评论文章《李春华让我看到了青春的责任和担当》。随着学习春华精神的热潮在全国掀起,11月3日,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在清华大学召开学习李春华同学先进事迹座谈会。会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岳向李春华家属颁发了团中央、全国学联追授李春华为“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学生干部”证书,称赞他是当代大学生的杰出代表,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向他学习。

  2006年12月,《法制周报》承办的“李春华先进事迹”全国高校巡回报告会在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举行,并取得空前的成功。《湖南法治报》总编辑刘正勇曾是这场报告会的总导演。

  “他去了,悄无声息地,没有遗言,没有告别,平凡孕育着伟大,淡然彰显着光辉……”李春华的一生,正如这句来自同学的评价,这位平凡朴实而又伟大高尚的80后大学生,用他的忠、孝、义、勇、德,感动了湖南,感动了中国。

  ◆报道节选

  “弟弟是一家人的骄傲”

  李春华出事时,哥哥李佳庆还在衡阳一家广告设计店打工,听闻噩耗后,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看到的却是刚打捞上来的弟弟的尸体。“我不敢相信,这么优秀的弟弟就这样走了。”李佳庆冲上去拼命给弟弟做人工呼吸,他心里期待着奇迹会发生,弟弟一定会醒来……

  2000年7月,李春华与哥哥李佳庆分别考上了衡南一中和衡南二中。父亲李先满拿着通知书无奈地把兄弟俩叫到跟前,他患有严重的肺病,边咳嗽边指着破烂的房子说不出话来。李佳庆很体谅父亲的意思,主动提出让弟弟李春华继续上学,自己去衡阳打工。

  “弟弟是我们的骄傲!他很争气,学习勤奋,实现了我没有实现的愿望。”当天,老三李春龙也赶回来了,他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零工。

  春华是个乐观的人,遇到任何困难他都会咬紧牙关挺过去。小时候,兄弟几个在家里干农活,他总会说:“哥,你身体差,我健壮多干点。”“上次我看到弟弟穿的还是一双两年前买的跑鞋,就说要给他买双鞋,可他说‘不买了,只要能穿就行,还要凑下个学期的学费呢’……”说到这里,李佳庆的眼眶湿润了。

  ◆记者手记

  春去花还在

  □蒋伟

  2006年7月22日晚8时,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短信:湖南师大大三学生李春华为救两名落水小孩牺牲。23日一早,我与李春华的大学同学和老师,没顾得上吃早餐便赶往衡阳。

  舍己救人的英雄、一贫如洗的家、伤心欲绝的父母,让我感受到了一场从未有过的震撼。

  接下来的4天,我踏寻了李春华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的点点足迹,一次次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我无法知道李春华在选择救第二个小孩的那一刻在想什么,只知道他用人生中的最后一脚挽救了一个小孩的生命。这一脚,他把生还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了自己,这就是李春华的生死抉择。

  “春华不该丢下我们一家人就这样走了。”春华的父母不止一次说起这句话。我能深深体会这句话的重量,因为李春华曾被视为一家人的支柱,但现在春华却走了,全家人的支柱突然垮了。

  采访中,我们一直强忍着感情和泪水。在春华家里的两天,悲痛让我们都吃不下饭。与春华的父母告别时,我们终于止不住泪水,紧握着他们的手,痛哭在一起……

  为了找到春华儿时的玩伴、中学老师和同学,我们多次往返于衡阳市、衡南县以及春华的家之间;为了稿子能更完美,深夜12时,我还在等一个采访对象的电话。经过4天的深入采访,我终于从春华的父母、兄弟、乡亲、好友、同学、老师的述说和回忆中,挖掘出了一个有血有肉、平凡朴实而又伟大的80后大学生英雄形象。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新闻热线: (0731)84802117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fzzb@vip.sina.com  全年订价:300元(每周二、四、六出版)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