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服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健康·要闻

第03版
健康·服务
 
标题导航
首页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3月2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人网购神器“补牙” 结果却把自己“折腾”进了医院

  本报讯(通讯员 唐俊)“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自己乱搞,太受罪了!”几天前,85岁的王大爷(化名)自行“补牙”后发生肿痛,不得不在长沙市第三医院口腔科拔掉了右下第二磨牙,粘在患牙上的一大块僵硬的、形状不规整的补牙材料也被一并清除干净。

  由于口腔左侧长期缺牙,多年来王大爷一直习惯用右侧的牙齿咀嚼。近一年来,老人发现右侧内里的牙齿有“洞”,一吃东西,“洞”就会被塞满,这让他很是烦恼。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大爷从网上了解到有一种“补牙神器”,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就毫不犹豫地下了单。收到快递后,王大爷按照说明书将材料按比例混合,然后对着镜子往牙洞里慢慢填充。折腾了3个小时,牙洞是填满了,但材料弄得口腔内到处都是,并且形状不规整、材质很粗糙、颜色不自然。王大爷后悔了,想取出材料,可这些材料牢牢地包裹住牙齿,根本无法取下,还刺激得牙龈开始剧烈肿痛。

  无奈之下,王大爷只好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口腔科求助。接诊医师仔细检查发现,老人的牙齿被“补牙”材料完全包裹且松动;照片检查发现患牙已经大面积缺损,无保留价值,建议拔除。

  “自行补牙有风险,市民选择需谨慎!”该院口腔科主任徐红强调,补牙并不是简单地将牙洞填塞,而是需要在清洁口腔后,先去除患牙腐坏的部分,然后根据牙齿正常形态、颜色、咬合关系等,使用医用树脂材料将牙洞填充,对于龋坏到牙神经者还需要拍片做进一步治疗,严重龋坏的甚至不能保留患牙;再者,网上售卖的补牙材料安全性难以保证,长期在唾液环境中可能会产生毒素;第三,口腔内操作属于精细操作,需要接受了系统培训的专业医师才能完成,自行操作不仅难以控制感染,还可对牙龈软组织造成刺激、引起咬合关系不正确等,出现一系列更严重的口腔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48 13973122817 13808469230 传 真: (0731)8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8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