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心灵家园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健康·要闻

第03版
健康·服务
 
标题导航
首页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2年06月0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际交往心理: 把握好分寸很重要

  人际交往心理: 把握好分寸很重要

  逢人便倾诉自己的遭遇、总要在言语上争个高下、开玩笑不分场合和尺度、随意给他人贴标签、以“亲近”为名口无遮拦……如果交往缺了分寸,往往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尴尬甚至产生矛盾。

  高质量的交往,离不开分寸的拿捏,这是一种体谅,也是一种修养。

  不轻易评价他人

  我们常常会从别人的嘴中,了解一个人、判断一件事。但每个人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和态度;每个人对不同的事,也会有不同的底线和原则。在许多人眼里,著名画家齐白石十分节俭,甚至是“抠门”,但齐白石对最钟爱的弟子李苦禅却相当大方。李苦禅曾是北平艺专西画系的学生,当年他拜齐白石为师时,齐白石非常器重他,不但不收学费,还经常留李苦禅在家吃饭,甚至自掏腰包为他提供所有的绘画用品。

  要做到遵约守时

  靠谱是个口语标准,不少细节都可以往里填充,如守时。微博上有一个热帖说:“经常迟到的人,在家的说自己刚出门,刚出发时说快到了,在路上的时候说自己已经到了。”很多网友积极认领。但要知道这不是经常迟到,而是经常撒谎。

  如果生活中有愿意容忍的朋友,那是一种幸运,但在职场中,守时是基本的职业要求。也许在有的场合,迟到从一开始就已经丧失了入场机会,比如面试、谈项目等场合,迟到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要给你差评,你想要扭转过来就得花费很大的力气。因此请遵守最基本的守时、契约精神。

  不要过度倾诉

  向朋友倾诉,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为了消除困惑、解决困难,而是希望被人理解、被人同情,寻求支持甚至肯定。但是过度倾诉,实际上是模糊了人与人的界限,也是对自己的过度曝光,容易被厌烦。

  防止过度倾诉用这两个方法:

  第一,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关系来决定讲什么讲多少。如果是特别亲密的朋友,可以分享彼此三观一致的东西或者交换一部分生活的想法,但注意不是单方面倾诉,也要学会聆听对方的需求,做对方的耳朵。如果只是陌生人,完全可以根据场合进行适当的分享而不是把自己的身世背景全部暴露出来。

  第二,倾诉时需要注意对方的反应,在倾诉过后需要表示对对方的感激。

  倾诉本身也是一种对生活负面的强调。当我们在遭受了苦难还要把这种情绪带给别人的时候,本来就意味着自己无法释怀。其实放下一些事情,坦然面对挫折,大步向前走,也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

  别总想言语获胜

  作家王蒙的一篇小小说 《雄辩症》,讲述的是一个患了雄辩症的病人看医生的小故事。医生礼貌地对病人说:请坐。病人却不乐意了:为什么要坐?难道你要剥夺我不坐的权利吗?医生决定换个话题缓和气氛:今天天气不错。结果病人不买账:你这里天气不错,并不等于全世界在今天都是好天气。到了看病重要的环节,病人始终采取不合作、对抗的态度,医生根本没办法给他看病。他字字反驳、句句雄辩,却忘了此行真正的目的。

  当一个人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时,他说话的目的就不再是为了沟通,而是为了战胜别人。永远不要忘记沟通真正的目的,交流是双向沟通,是思想互通有无,应该为了真正的知识、见解和沟通而讨论,而不应该是为了压倒他人而讨论。真正的思想交流者应该是谦逊的,积极寻找共识、乐于承认不足。

  李小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48 13973122817 13808469230 传 真: (0731)8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8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