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的女性都有过痛经的经历,缓解痛经,除了喝热水、红糖水外,消除紧张和顾虑、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规律而适度的锻炼、戒烟等均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当这些办法都不能有效缓解疼痛时,药物治疗才是硬道理。因痛经有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之分,故治疗的药物又有所不同。
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90%以上,其发生多与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前列腺素是导致痛经的“罪魁祸首”,它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从而引起痛经。对于这类痛经,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和复方口服避孕药。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NSAIDs) 该类药物能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产生,防止子宫过强收缩和痉挛,从而减轻或消除痛经,有效率可达80%,包括非选择性COX抑制剂(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和选择性 COX-2 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和尼美舒利等)。
这类药物通常于月经来潮开始服用,连服2~3天,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这与其抑制了有胃粘膜保护作用的COX-1有关,故对于胃肠道反应明显或者存在消化性溃疡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使用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和尼美舒利等),能在一定程度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需要提醒的是,尼美舒利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引起转氨酶升高,故使用期间应监测肝功能。
●复方口服避孕药(COC) 该类药物一方面可以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减少月经量,使生成和释放的前列腺素减少;另一方面通过抑制排卵,降低血中雌激素的含量,可使血中前列腺素、血管加压素及催产素水平降低,从而起到缓解子宫痉挛,减轻疼痛的作用,有效率可达75%~90%,常用的药物有屈螺酮炔雌醇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服药方法:可以先周期性用药,即于月经周期的第1~5天开始服用,每天1片,连续服药21~24天后,停药4~7天,停药期间有少量阴道流血即撤退性出血。如果无效,则可改成连续用药,即中间不停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前要咨询医生,对于年龄超过35岁,或存在其他高危因素,如肥胖、吸烟,以及患有高血压、风湿性疾病、血栓疾病史者,不建议使用。
继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是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痛经,常见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此类痛经除可以服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NSAIDs)、复方口服避孕药(COC)外,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高效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LNG-IUS)等。
●高效孕激素 高效孕激素可引起子宫内膜蜕膜样改变,最终导致子宫内膜萎缩,同时可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常见药物有甲羟孕酮、炔诺酮和地诺孕素,疗程为6个月,用药期间可能出现阴道出血、乳房胀痛、体重增加、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异常等,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及乳腺情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GnRH-a俗称“闭经针”,活性较天然的GnRH高数十倍甚至数百倍,长期使用会引起体内低雌激素状态,出现暂时性绝经,适用于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治疗,可有效、快速缓解疼痛,同时治疗月经过多。
目前常用的GnRH-a类药物有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等。需要注意的是,GnRH-a可导致严重的围绝经期症状,以及不可逆转的骨质丢失,故使用期间应监测雌激素水平。当低于30皮克/毫升,且出现了低雌激素症状时,需要及时“反向添加”治疗,即补充适量雌孕激素以减轻药物副作用。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节育系统(LNG-IUS) 这是一种由硅橡胶支架及具有缓释功能的乙烯乙酸乙烯酯纵臂外层(内含左炔诺孕酮)组成的避孕系统,每日恒定释放,有效作用时间约为5年。适用于短时期内无妊娠要求,但痛经症状明显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通过局部释放孕激素抑制子宫内膜的增殖,减少局部血管充血,从而减少月经量,缓解痛经,少数人会出现月经模式改变、出血时间延长、不规则出血、闭经、以及乳房胀痛等副作用。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临床药学科 张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