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中医中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健康·要闻

第03版
健康·服务
 
标题导航
首页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1年07月1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医辨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注意三要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而常见的眼部并发症,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教授、湖南省名中医秦裕辉认为,中医辨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注意以下“三要素”:

  1. 辨病审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饮食不节  多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致使脾胃运化不力,酿生内热,日久使体内津液干涸,出现“三多”症状。

  情志失调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失调,日久可以化火,内火旺则伤阴耗液致使津液干涸,从而发生消渴。

  恣情纵欲  房室不节则伤肾,肾阴亏虚则火旺,以致消耗津液而出现“三多”症状。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在于肺、脾、肾功能失调,故辨证重在辨脏腑、 辨虚实,早期以肺、脾症状为主,后期以肾的病变为主要表现;虚实夹杂、迁延难愈则为本病的特点。

  秦裕辉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肾虚是根、阴虚为本、血瘀为标。治之当滋补肝肾、活血明目,常用滋肾明目方加减,该方是在古方二至丸和六味地黄丸基础上,秦裕辉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现代研究成果加减化裁而来,具有益肾养肝、活血明目之功,主治肝肾阴虚、瘀血阻络所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 病证结合,首辨脏腑和虚实。 

  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和病理特点,中医辨治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重在辨脏腑和虚实。

  凡伴有咽干口燥、五心烦热、盗汗,舌红无苔、少津,脉细或细数者为阴虚;

  凡伴有气短、乏力,自汗,舌淡或胖,边有齿痕,脉细弱无力为气虚;

  凡伴有气短、乏力,肢冷,畏寒,自汗,舌淡胖,脉沉细弱为阳虚;

  如出现口苦、口渴、舌干少津,为火旺,兼见口臭、消谷善饿、舌苔黄燥或黄腻为胃火;

  如出现肢痛、肢麻、半身不遂,面有瘀斑,舌黯、舌有瘀斑、脉涩为血瘀。

  3. 分期论治,辨证治疗出血灶。

  由于糖尿病患者眼底血管较脆,极易破裂出血,且反复发生,所以眼底出血是最常见且治疗颇为棘手的并发症。无论是非增殖期还是增殖期出血,就控制及减少出血而言,现代中医多采取分期论治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通讯员 刘峥嵘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48 13973122817 13808469230 传 真: (0731)8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8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