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健康·要闻

第03版
健康·服务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8年08月07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史欠他一个诺贝尔奖
美国医生Starzl肝移植道路上的奋斗与死磕

    是把人送上月亮更难,还是给患者成功移植肝脏更难?这是两项几乎同时开始的伟大探索,但和登月计划的倾国之力相比,与肝移植先驱做伴的,只有几笼子用来实验的狗。

    一穷二白起家,打赢这场几乎一个人的战争,美国医生Thomas-Starzl用了整整25年。

    1957年,在世界上首次提出肝移植概念的Stuart-Welch教授,来到Starzl当时求学的迈阿密大学,做关于在狗身上进行的肝移植手术的演讲。 听到台上说“移植到狗体内的肝脏体积逐渐缩小,可能是排异反应”,坐在台下的Starzl不禁心念一动:这不是排异反应,而是移植肝脏的供血不足导致的!在和Stuart-Welch教授交流后,Starzl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制约肝脏移植的关键,就在如何恢复肝脏正常的供血上。

    1958年,Starzl得到了西北大学助理教授的职位,随后又成功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一项青年学者计划的双重资助。他开始对肝移植进行探索。 Starzl先是用导管输血的方式,防止切断血流对接受移植一方肝脏血管系统的损伤,然后又将需要移植的器官储存在保存液中,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个发明,后来被全世界的医生一用就是50年。

    1960年的美国外科学会年会上,Starzl被邀请参会,介绍肝移植研究的进展。 Starzl的发言顺序,在哈佛医学院的外科大牛、世界首例肾移植的完成者Francis Moore之后,当时整个美国仅有他们两位在探索“难于登天”的肝移植,而报告的结果让台上台下所有人目瞪口呆——Starzl做手术的狗,生存期更长!

    一朝成名天下知。Starzl很快接受了科罗拉多大学的任教邀请,并且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目标——掌管一所医院的整个外科。

    可惜现实比Starzl设想的残酷得多。1963年3月1日,世界上第一台肝移植手术,Starzl遭遇了手术台上最可怕的结果——病人大出血,没能活着下手术台。此后他主刀的4名肝移植患者都出现术后感染,最长的也没活过一个月。

    当移植变成了催命符,似乎只有被叫停这一种选择了,但Starzl并没有放弃。在肝移植停摆的四年里,除了继续探索肝移植,Starzl还总结出了人类白细胞抗原与器官移植的密切关系,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器官配型”,并总结出了本指导器官移植几十年的小册子。

    当然,Starzl没有忘记肝移植这个滑铁卢,他在不断的实验中总结出,最早的“移植辅助肝脏”方案其实并不合适,将原有的病肝彻底摘除,移入新的肝脏才是更好的做法,并且进一步优化了抑制排异反应的药物方案。

    1967年,Starzl带领着团队再次重启了肝移植手术,这一次终于取得了初步成功,7名接受移植的重病患儿中,有3名的存活期都超过了一年,即使没能越过这个关卡的4名患儿,去世前的肝功能也明显好转。

    受到Starzl成果的鼓舞,英国、德国、法国和荷兰医生们相继加入肝移植研究团队,70年代末,英国的Roy Calne医生首次把环孢素A用在了器官移植患者身上,1981年,Starzl的团队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公布了环孢素A的喜人效果:肝移植患者的1年生存率,从50%飞跃到了83%!

    1983年,美军军医署召开专家会议,基于Starzl提交的200余例肝移植患者资料,正式批准肝移植作为“临床实践”,而不再限于医学试验性质,Starzl、Calne和许多医生患者20多年的努力终于大功告成。

    六年之后,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肝移植浪潮,全球各地的医生们,都把匹兹堡大学移植中心当成了圣地,不断前来取经。

    Starzl此前关于器官配型的研究,被他和同事们发扬光大,直接促成了美国器官共享联合网络的成立,器官移植终于走入了“合适的配型”时代,而此前由于器官短缺,医生们往往都是拿来就用,并不考虑合适与否……

    Starzl还把自己的余热用在了伴随他一生的免疫抑制问题上,他主导了新一代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的临床研究,这种药物目前仍然是控制排异反应的最终手段。Starzl还与一位日本好友合作在1991年发表的论文,奠定了肝脏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肝癌方面的效果,而后来提出肝移植治疗肝癌“米兰标准”的意大利医生Vincenzo Mazzaferro,也是Starzl退休前指点过的最后一批“取经人士”……

    2017年3月4日,伟大的外科医生Starzl在离自己的91岁生日还有8天时离世。几乎所有的医学期刊和媒体在发布讣告时,都众口一词地表示:历史欠现代“器官移植之父”一个诺贝尔奖。

    作者: DrWhy

    来源:Why君 app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48 13973122817 13808469230 传 真: (0731)8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8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健康·要闻
   第03版:健康·服务
   第04版:健康·要闻
   第05版:健康·资讯
   第06版:健康·人文
   第07版:医学前沿
   第08版:饮食营养
   第09版:生活百科
   第10版:中医中药
   第11版:中医中药
   第12版:育儿宝典
   第13版:女性保健
   第14版:药械指南
   第15版:养生健体
   第16版:心灵家园
历史欠他一个诺贝尔奖
温馨的问候
大限来临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