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健康·要闻

第03版
健康·服务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8年07月03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为“用心”,医学才如此有温度
故事3:手术室外被骂和监护室喂粥

    我们科室还有一位女大夫叫段婉茹。一天晚上,一位缺血组的患者在血管造影时发生栓子脱落,紧急溶栓后回到监护室。夜里2点,患者的意识障碍加深,出现了脑疝,查CT后,发现脑内大片血肿。情况危急,主刀医生在从家赶来的路上,段婉茹抓紧时间联系手术室、麻醉,做术前准备。

    在紧急把患者推往手术室的路上,她才有机会边推车边和家属交代病情和手术的风险。家属追着车,一边跑着一边听着,可能没听明白,连跟他们说话的大夫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因为大夫戴着口罩。经历了一夜的奋战,患者终于转危为安,此时已是第二天早晨上5点多了。段婉茹疲倦地走出手术室,正想告诉患者家属“一切都好”,没想到家属愤怒地把她骂了一顿,并质问道:“你是谁啊?我们等了一宿,也没见着你们大夫,你们到底做什么了?”

    段婉如把这段经历写出来,并没有责怪患者家属的意思,而是为了提醒自己以后怎么可以做得更好。她说:“我需要自省,我让病人在外面等了这么久,担忧了这么长时间。”

    作为一个女大夫,段婉如有很多的细腻之处。她在监护室的时候,有一个8岁的孩子,因长时间住院,吃不进去东西而插着胃管。拔了胃管之后再插时,小孩死活不想再插胃管。段婉茹心疼孩子,琢磨“是否一定要插胃管?”她仔细听了听小孩的肠鸣音,觉得比前两天稍微好一些,就问“宝宝想吃什么?”小孩低声说,“想吃大米粥”。小孩的妈妈在一旁补充说,在家乡她们每天都吃大米粥,可是来北京后只有小米粥,没有地方买大米粥。

    段婉茹赶忙请假回家,熬好大米粥,然后带到医院。当她把大米粥端来喂小孩时,奇迹出现了,小孩真的一口口地喝下了一碗大米粥,居然没有吐!“那就不用插胃管了。”从那天起,段婉茹每天都给小孩熬大米粥,一趟一趟地带来喂她。慢慢地,小孩开始有精神了,体温逐渐降低了,脸上也有笑容了。就这样,小孩居然好起来了。

    这样的细腻,体现的正是医生对患者的用心和关爱。

    分享者:首都医科大学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 凌锋

    来源:《文化与健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48 13973122817 13808469230 传 真: (0731)8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8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健康·要闻
   第03版:健康·服务
   第04版:健康·要闻
   第05版:健康·资讯
   第06版:健康·人文
   第07版:医学前沿
   第08版:饮食营养
   第09版:生活百科
   第10版:中医中药
   第11版:中医中药
   第12版:育儿宝典
   第13版:女性保健
   第14版:药械指南
   第15版:养生健体
   第16版:心灵家园
目睹美国“医闹”
因为“用心”,医学才如此有温度
中医 ·图片故事⑦
衰老是一系列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