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二三十年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快餐饮食的不断丰富,大鱼大肉等过高热量所导致的慢病率不断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素食所倡导的健康理念便深入人心,城市街头的素食餐厅也逐渐兴起,那么素食是否更健康?吃素应注意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最近刘女士和家人专程到一家素食餐厅就餐,发现这里的素食都很有特色,有的做成了荤菜的模样,比如小炒牛肉的“牛肉条”等是豆制品做成的。大豆被誉为地里长出来的肉,豆制品富含蛋白质,确实可以作为肉品的替换食材,且不含胆固醇,但豆制品中没有肉制品中易于被人体吸收的铁,对于铁需求较大的孕妇及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长期素食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还有粉蒸肉被换成了粉蒸藕丁,藕富含淀粉,作为蔬菜食用时可以替代部分主食,米粉和藕丁的组合基本可以作为一道主食了,如果拿这个作为主菜来下饭,容易造成餐后血糖升幅大,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不过黑木耳炒秋葵倒是不错的一道素菜,黑木耳富含铁及木耳多糖,对素食者来说是一道不错的补铁菜品,木耳多糖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及清扫肠道,是公认的健康食品。秋葵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及多种营养素,也是一种有益健康的时兴蔬菜。
因素菜的原味不及荤菜有味道,有些菜品为改善口味会采用油炸或加大油量炒制,这样无形中会增加热量的摄入,有悖于食素的初衷。但若采用香料来烹调则可提升菜品的口感,弥补其中的不足,如紫苏黄瓜、紫苏土豆等。
总的来说,无科学搭配的素食容易造成蛋白质、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摄入不足,特别是纯素食者,相对来说,不吃肉但还吃鸡蛋、牛奶的蛋奶素者营养更容易均衡。
比如正常人饮食中的蛋白质来源主要是蛋、奶、肉、豆制品和主食,对于纯素食者来说,尽管可以把部分精白米面换成杂粮饭来提升一定的蛋白质摄入量,但毕竟有限,如果主要从豆制品中摄取,则相当于每天要吃两大盘家常豆腐或一大盘炒千张丝,而素食餐厅的菜品菜量要满足每日蛋白质的充足摄入是比较困难的。
再如维B12主要来源于动物食品,纯素食饮食易缺乏,建议多摄取发酵豆制品等微生物发酵食品、香菇等菇类来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另外,虽然动植物食品中都含有铁,但动物食品中的铁以血红素铁形式存在,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而植物食品中的铁以非血红素铁形式存在,吸收率低。素食者建议多吃铁含量相对较高的食材,如黑木耳、黑芝麻、黑油菜、小香干、地衣、紫菜等,同时进食富含维C的新鲜果蔬来促进铁的吸收。
对普通大众来说,在没有营养指导的前提下,还是应荤素搭配,这样更容易维持身体健康,或者可以安排每周吃2天素来调整饮食。在国内的大环境下不可照搬国外的素食模式,因为部分发达国家已对主食等每日必需食材进行了营养强化,即使吃素也不易造成营养素的缺乏,但我国还未普及到这一步。若真想尝试纯素食饮食的,应保证每餐有主食,且主食的一半来自粗杂粮,每天一把坚果和适量的豆制品,一斤左右的新鲜蔬菜,发酵豆制品不可少,常吃菌菇藻类,烹调油多用菜籽油、豆油、亚麻籽油和紫苏油。
国家公共营养师 龚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