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璐 通讯员 杨善军
在大多数普通百姓眼里,麻醉科医生似乎仅仅只是个“一针倒”的职业。殊不知,在医学界流传着“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的说法,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作用不容小觑。麻醉医生的工作,不仅仅是通过药物让患者在手术中避免疼痛,更重要的是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全程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监测、判断,并进行及时治疗。常德市桃源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胡兴国,就是这样一位麻醉学界翘楚,从医三十余年来,先后组织主持参与抢救危重病人数千人和实施特殊疑难病人麻醉数千例,未出现任何差错,被人们誉为“麻坛高手”。
3年前的一个春节,桃源县人民医院接诊一位结肠癌导致结肠破裂的60岁女性患者张女士,由于术前即发生感染性休克,张女士在送到医院时已完全测不出血压,胡兴国进行术前准备后立即为张女士施行全身麻醉,在手术中张女士先后两次发生心脏骤停,胡兴国组织进行急救复苏和治疗,最终张女士被成功抢救并顺利转入重症监护病房,他又组织和主持对张女士进行了脑复苏、抗休克、抗感染、加强重要器官功能保护等一系列处理,10多天后张女士成功脱离呼吸机转入普通病房,一个月后康复出院。
这仅仅是胡兴国无数个“惊险”的抢救故事中的一个。多年来,胡兴国还在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麻醉、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抢救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
临床工作中,细心的胡兴国逐渐发现,麻醉医生只保证“一台手术”的成功还远远不够,因为术中麻醉的“后遗症”可能波及到术后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开胸、疝气患者手术疼痛未处理到位,可能引发术后慢性疼痛;老年患者麻醉过度,可导致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从2000年开始,胡兴国开始研究术后疼痛和术后慢性疼痛的脊髓机制,并获得了多项省厅级课题资助和科研成果奖,成为目前国内研究此方向的主要专家之一。2009年开始,胡兴国带领7个研究生进行术后疼痛机制研究。通过大鼠实验,研究手术模式,拟定出完善的镇痛方式预防术后慢性疼痛。同时,从麻醉学向围术医学探索迈进,对患者术前术后30天康复情况进行全程监控。
努力就会有收获。胡兴国主持开展的《术后疼痛的脊髓机制探讨及鞘内注药多模式镇痛的研究》先后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常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与脊髓背角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及氯胺酮对其的影响》获常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鞘内吗啡和/或新斯的明镇痛对切口痛大鼠脊髓背角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影响》先后获常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胸膜间局部镇痛的临床研究》先后获常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胡兴国提升自身医学素养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学科建设,且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临床工作中他特别注意学科建设和青年医生的培养,在他的带领下,该院麻醉科已经发展成为具临床麻醉、重症监测与治疗、疼痛诊疗全面发展的临床麻醉学科,在学科的人员梯队、学科建设、设备建设等方面居全省同级医院前列。该院麻醉科引进全国一流专业仪器设备,已不亚于三级医院,目前整个学科共有30多名医生,以主治医生为主体,这在县级医院尚属少见。为加强学科带头人培养,胡兴国对团队实施“立交桥式”培养模式,每个医生都有一个亚专科的培养方向,如小儿麻醉和产科麻醉,医生在省级综合医院进行半年普通麻醉培训后,再分别安排在省级儿童专科医院和省级妇产专科医院进修半年专科麻醉。通过立交桥式培养让所有学科团队人人都成为“专家”。
尽管医学探索工作繁琐而艰辛,但胡兴国充满信心,他骄傲地表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麻醉医生既要比外科医生懂内科,又要比内科医生更懂手术操作过程,是医界“全能选手”,他将带着这份特殊的“光环”为百姓的健康之路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