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健康·要闻

第03版
健康·服务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5年07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普通救护车不应拒载急症患儿

    近日,苏州市民李先生出生31天的女儿因呛奶造成窒息,他打了2次120急救电话,先后来了2辆救护车,但都不愿意接送孩子。因为车上没有针对小孩和新生儿的专门设备,且医护人员不了解新生儿的救治知识和技术,怕路上出问题负不起责任。 

    由于新生儿疾病很特殊,诊疗设备和技术要求不同于成人,新生儿院外急救也成了一个专门领域。通常情况下,儿童医院或妇幼保健机构可提供新生儿专用救护车,但总体数量不多。比如,苏州全市只有2辆正规新生儿专用救护车,整个江苏省也不过十多辆,远不能满足需求。专用救护车不够,成人救护车则难免有所顾虑,担心一旦救治不力,自己会惹上麻烦。

    儿童和新生儿遭救护车“拒载”,固然与专用救护车数量不足有关,但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这次呼救过程中,也许李先生等不来儿科专用救护车,但他的孩子不能无人施救。普通救护车即使不具备救护新生儿的能力,也至少能发挥出专用车辆的作用,在交通便捷性和基础救护方面,都强于其他社会车辆。在当时的情形下,由到场的救护车对患儿展开施救和运送,是最佳选择。

    救护车救与不救,不应由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说了算,而应将相关内容明确写入制度规范当中,由急救中心根据当时的情形、参照制度规范来统一调度和决定。急救现场不可能总做到万事俱备,因此就地取材、随机应变、紧急避险,应是急救所应保持的原则,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疾病导致的伤害,让儿童获得更加安全的庇护。同时,相关制度规范还得划清责任,减少成人救护车对儿童的施救顾虑。

    其实,儿童专用救护设备和能力缺乏,是儿童医疗的一个缩影,儿童医疗发展缺乏制度规范、“自然生长”的现象比较普遍。以儿科为例,由于它很难赚钱,在很多地方甚至成为政策性亏损的科室,导致这些年来,一些医院压缩儿科床位甚至取消儿科,如此导致儿科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儿童看病难的程度已远比成人严重。

    救护车是否救人,不能只看风险不看责任;医疗项目的存废,不能单纯以是否赚钱来衡量,还应牢记医疗的公益性。假如全凭医院和医生自觉,他们难免会趋利避害,做出不利于救治患儿的决定。只有将这些内容纳入强制性规划,进行制度性约束,实施政策性补贴,才能尽早化解儿童看病和急救难题。

    (京华时报,7.6,罗志华/文)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48 13973122817 13808469230 传 真: (0731)84326211 订报热线: (0731)84326226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健康·要闻
   第03版:健康·服务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健康·资讯
   第06版:中医中药
   第07版:家庭医生
   第08版:广告
   第09版:女性保健
   第10版:专病论治
   第11版:养生健体
   第12版:生活百科
   第13版:专刊
   第14版:药械指南
   第15版:医学前沿
   第16版:心灵家园
推广武术 全民健身
英国女士电磁过敏
只得“绝缘”现代生活
医院优选杀菌树种植
让男人神往的神秘武器
老人频打嗝
食管癌作怪
■新闻点击
普通救护车不应拒载急症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