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震惊全国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一院实习医生王浩被杀一案在哈尔滨中院开庭审理。李梦南,一个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刺杀与他无冤无仇的实习医生王浩呢?
李梦南,1994年5月出生,10个月大时,父母离婚,母亲出走,3岁时,父亲因犯罪被判死缓。之后,他一直与爷爷奶奶生活。爷爷是煤矿工人,收入微薄。
2010年9月,在爷爷的陪同下来到哈尔滨医科大附一院,被误诊为滑膜炎,2011年4月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开始接受类克治疗,5月在准备注射第二针类克时,又发现了肺结核症状,医生又建议李梦南先去抗结核医院进行治疗。几番折腾后,2012年3月23日,祖孙俩第六次来到哈医大附一院,由于医生没有对李梦南进行合理地解释沟通安慰。李梦南去附近商店买了一把折叠水果刀。下午4点多,在哈医附一医院制造了这起血案,造成一死三伤,其中王浩不幸死亡,伤者中,包括最后为李梦南看病的一位郑医生。
心理评析
一位未成年的孩子,因为自己的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也可能因自己从小饱受“失爱”的痛苦,在贫穷与困难中有了太多的煎熬和怨恨,此血案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应有如下几点:
第一,艰难的家世,给年幼的李梦南心里埋下了怨恨的种子。他从小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失去了父母的“关爱”,而贫穷与病痛都在李梦南身上发生,导致其心理失衡。
第二,作为医生,了解病人的身世,家境,对于病人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沟通点。但是为李梦南治病的医生缺乏这一点,而是用简单生硬的语言,引起病人及家属的反感。如果从多方面进行沟通了解,多请几位医生会诊,会有更全面的诊断,也能让病人更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第三,李梦南父母的不负责,也是对家庭对社会的犯罪。母亲将10个月大的孩子抛弃,这是人性的沦丧,也是导致李梦南人格心理畸变的主要因素。
血案已经发生人们值得深思的是,如何防止此类悲剧再度发生。家庭,社会成员,各级医疗单位,各级医务工作者,在相互交流沟通时,都应多方面考虑对方感受,尽量做到人性化的关爱和人性化的处事方式。用心灵的微笑去面对现实的一切。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李仲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