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有一个叫“好人综合征”的说法。早在许多年前,便有心理医生指出,一心当好人不是一个无大碍的问题,而是一种有害的心理疾病,它源自“好人”对自己个体价值的信心匮缺,渴望用对他人做好事来换取外来的肯定和赞美,这种渴望一旦成为心理定势,就会严重降低行为者的判断力和自控力,变成一种可以称作为“癖”的习惯和依赖。
好人综合征往往是生活或事业的某些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征兆。例如,好人综合征患者一般都是事业平庸者,他们工作非常努力,但成就却相当有限,做好事成为他们博得他人另眼看待或赞扬的补偿方式。又例如,他们的家庭或家庭关系可能有欠缺,这会使他们更加在意关系疏远者对自己的好感,不惜为之付出任何努力,有的甚至一面对家人恶言相向,一面对外人特别和蔼可亲。与好人综合征伴生的是扭曲的幸福观。几乎所有的好人都有类似于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把缺点藏起来,变成别人希望我成为的那个样子,那么别人就会肯定我,我的生活就有了意义。
对于患有好人综合征的人们来说,做好事不留名,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在做好事,那不仅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且根本就是一个毁灭他们唯一幸福的灾难。对这样的人,我们不应该去做道德的指责,而是应该给予理解和怜悯。勃朗宁夫人在长诗《奥萝拉·莉》中写道,“愿仁慈的上帝宽恕一切好人”,这个“宽恕”真是再确切不过了。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第10期 徐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