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39℃的高温将衡阳市衡阳县杉桥镇的大地烤得滚烫,在通往敖鹏举家的道路两旁,站立着一排排身影。
“敖鹏举回家了,船山故里的好儿子回来了……”大家眼神中满含不舍与悲痛,迎来了自己的好儿子——敖鹏举的骨灰返回故乡。
2023年,敖鹏举从湖南中医药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后,主动选择到新疆乌恰县铁列克乡担任乡村振兴专干。2024年7月15日21时50分许,乌恰县铁列克乡突降暴雨。22时29分,敖鹏举等5名同志前往该乡铁列克村入户排查险情,对居住房屋有安全隐患的群众进行紧急疏散转移,并前往哈拉铁克村,车辆行驶至托斯莫桥过水路面时,突遇山洪暴发,车辆被冲入河道,敖鹏举被洪水冲走失联。随即,该县乡开展紧急联合救援,经过5小时搜救,敖鹏举于次日凌晨在托斯莫桥下游4公里处被找到,但已不幸遇难,年仅22岁。■文/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通讯员 郝年念 曾馨悦 陈天怡
同窗心中永恒的温暖
“你明明还在呀,我们不是还在一起上课、做游戏、一起排戏吗……”7月17日,敖鹏举的同学、湖南中医药大学2023届毕业生黄馨怡得知噩耗时,简直不敢相信,在整理照片和文字的时候,情绪崩了一次又一次。
在黄馨怡的印象里,敖鹏举做事踏实靠谱,性格随和友善,乐于助人,责任感强,也非常勤奋好学。“他去新疆后,我在他转发的视频号里,经常看到他在新疆工作的镜头,眼神中有了更多的坚定、热忱,看得出来,他真的很热爱新疆的工作。”
“读大学时,他经常背着一个黑色斜挎包上课,喜欢坐前排,是一个‘很认真负责的憨憨’。”在敖鹏举同学李晓恩记忆里,敖鹏举上课很乖很认真,完成班级活动任务时,积极热情耐心,面对同学和老师,总是笑容满面,有事情需要帮忙就尽力而为,深受大家喜爱。
老师心中担当的典范
“初见时他是一个腼腆的孩子,大学生活中,他上进乐观,是位好青年。”回忆起敖鹏举,班主任湛欢副教授说,他毕业后选择建设边疆让人敬佩,如今不幸遇难,但依旧是一束“照亮我们的光”。
刚满18岁时,敖鹏举便毅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于2021年12月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2023年毕业时,他放弃了在长沙、江苏等地工作的机会,主动选择了条件更为艰苦的新疆,成为祖国最西陲乌恰县的一名乡镇基层干部,去做服务群众的乡村振兴事业。
学校人文与管理学院学生管理科科长赵起说,“从宣读入党志愿书时的那份青涩,到每次主动参加党支部的日常学习、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敖鹏举总是谦虚低调、踏实肯干、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不断成长……”
“噩耗传来简直不敢相信,我非常痛心。”敖鹏举的辅导员许晚辉回忆说,他是一个积极向上、坚定热诚、敢于担当作为的好学生,毕业后他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挥洒汗水,用生命践行“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致敬我们优秀的英雄学子,一路走好!”
“敖鹏举是新时代的优秀青年党员干部,是湖湘好男儿,更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好学生。”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戴爱国说,“00后”的敖鹏举是家中独子,但身上没有娇气、傲气,而是义无反顾奔赴最西部,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他双脚扎进边疆的泥土里,在最危险的阵地上冲锋在前,以生命赴使命,为新时代大学生树立了榜样和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