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

第A3版
视点
 
标题导航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4月25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洞庭湖水生生物增加近30种
“守护好一江碧水”,五年来湖南水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12.4万亩的大通湖地处洞庭湖腹地,被称作“洞庭之心”。由于无序养殖,它曾一度戴上水质劣V类的“黑帽子”。经过生态修复工作,2020年,大通湖水质恢复至Ⅳ类。图为4月20日在大通湖水生植物产业示范园拍摄的浮岛。

    新华社  图

  4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在长沙举行“守护好一江碧水”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群介绍,2022年,湖南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提升至98.6%,比2017年提升10.3%,排名全国前列、中部省份第1位;湘资沅澧四水及长江干流湖南段省考断面水质连续3年全部达到或优于Ⅱ类。

  水生生物增加近30种

  数据显示,湖南全省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2%以上,洞庭湖(含长江湖南段)水域2021年监测到的水生生物种类较2018年增加近30种,越冬候鸟数量超过37.83万只,江豚、麋鹿稳定栖息达到162和230余头。

  同时,将全省19.77%的省域面积纳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加大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工作力度,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9.98%。全面落实“十年禁渔”,加大了4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江豚等长江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保护力度。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

  在打好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战方面,刘群提到,湖南省率先出台总磷攻坚行动计划,2021年以来,完成重点项目600余个。2022年,洞庭湖总磷浓度下降为0.06毫克/升,比2018年下降15%,西洞庭湖水质连续2年达到Ⅲ类,南洞庭湖突破性达到Ⅲ类。

  湖南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唐少华介绍,5年间,湖南完成457座小水电站退出和4284座水电站整改;完成322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实现禁养区全面退养;6000多个河湖“四乱”问题全面整改销号;清理整治“僵尸船”3193艘、处置“三无”船舶1118艘;拆除关停非法码头渡口654个;完成8877个排污口排查建档;排查整治碍洪突出问题365个。

  截至2022年底,全省21个县市区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7个县市区创建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

  水环境质量持续有效改善

  刘群表示,5年来,我省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以洞庭湖总磷攻坚、农业农村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整治等标志性战役为抓手,结合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河湖长制落实等工作,持续推动“一江一湖四水”系统保护和治理,我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有效改善。

  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永州、张家界、邵阳、怀化等4个地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全国前30位,其中,永州、张家界分别排名第12、13位。洞庭湖范围内,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等珍稀濒危物种频繁现身。今年2月,3头江豚还到访湘江长沙望城段蔡家洲水域。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王普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