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

第A3版
视点
 
标题导航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3年04月07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欢奔波的“鳤”十多年后再现湘江
鳤的一生如同候鸟,是省重点保护水类野生动物 “十年禁渔”效果逐步显现

    鳤鱼“证件照”。  李鸿 摄

  三湘都市报4月6日讯  2021年,湘江下游湘阴段及湘江洪道监测到了鳤,这是科研人员自2009年在湘江株洲段监测到鳤后,湘江流域再次发现它的踪迹。今天,记者带你了解湘江里难觅踪迹的鳤。

  鳤如同候鸟,五湖四海“奔波”

  “鳤”很多人对它并不了解,因为它太过于神秘。据湖南省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鳤曾是长江流域的一种广布性鱼类。鳤体型细长,俗称麦秆刁,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与有“水老虎”之称的鱤在外形上有些相似。

  鳤的一生如同候鸟,五湖四海奔波,它们是江湖洄游性鱼类。历史上它广泛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的江河湖泊中,在生殖季节溯江而上到干流急流中繁殖,产漂流性卵,每年5—7月进入沿江湖泊育肥。

  记者了解到,由于水工大坝导致的江湖阻隔、栖息地生态环境退化,以及水域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鳤曾经在洞庭湖和湘江流域难觅踪迹,被列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水类野生动物。

  鳤再现湘江,物种恢复只是开始

  “湘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类产卵、孵化和生长的场所之一。鳤再现说明湘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趋于向好,资源衰退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也证明了‘十年禁渔’对于鱼类的保护正在逐步显现。”湖南省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说。

  株洲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工作人员表示:“这种鳤过去有,后来没看到了,现在又有了,说明水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近年来,湖南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十年禁渔”的实施,让鳤得以休养生息,野生种群有所恢复,这对当地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都有着一系列的影响。

  湖南省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表示:“鉴于鳤的生态价值,科研工作者将加大对它的保护力度,同时也会加快鳤等珍稀鱼类的保种、驯养繁殖、养殖等技术研发,为其重返大自然提供技术支撑。”

  ■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06003 经营许可证:湘ICP证010023 ICP备案号:湘ICP备100118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