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首场网络视频采访在北京、长沙两地同时举行。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曹慧泉、株洲市市长阳卫国、永州市市长朱洪武、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庆强、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志强、科力尔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聂鹏举六位在湘全国人大代表在北京驻地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围绕如何更好地践行“三高四新”战略,接受记者的“云采访”。■记者 和婷婷 周可
曹慧泉:
做强大企业,培育小巨人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全国人大代表、省工信厅厅长曹慧泉在回答湖南如何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时表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必须聚焦先进制造业,发挥湖南的比较优势和特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强大企业,培育小巨人。
企业层面,要支持大企业整合资源要素做强做优,培育更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产业层面,要推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动力三大产业成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信创、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链层面,要持续推进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锻造产业链长板,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产业生态层面,要优化创新生态,重视制造生态,完善应用生态。
曹慧泉表示,在服务方面要做强做大企业,培育小巨人,服务好我们的企业,让我们的大企业能够成长为世界级的品牌企业,成长为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让我们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的领域里面逐步成长为单项冠军。
阳卫国:
四个优势支撑株洲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株洲是一座具有强大创新基因的城市。”全国人大代表、株洲市市长阳卫国在回答株洲在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中具有哪些优势时表示,一座城市创新能力的大小、创新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才、平台、产业、投入四个方面的元素,株洲在这四个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
人才方面,株洲拥有以刘友梅、尹泽勇、丁荣军等院士为代表的,总量超过10万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平台方面,株洲拥有目前全省唯一的国家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轨道交通先进制造业创造中心,拥有超过1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超过40家,总计有超过200项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和表彰。
产业方面,湖南省打造的三个世界级的产业集群中,轨道交通、航空发动机主要布局在株洲。目前株洲的轨道交通、服饰两大产业已经突破了千亿规模。
投入方面,株洲坚持政府投入与企业投入并举,实施了研发投入三年行动计划,成效明显。去年株洲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3.8%,这两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朱洪武:
永州要在打造内陆地区
改革开放高地上奋勇争先
“永州是湖南的南大门,是湖南打造内陆型对外开放高地的排头兵。”全国人大代表、永州市市长朱洪武在回答关于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方面有哪些设想和部署时表示,“十四五”时期,永州将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四个“着力”:
着力打造“三区两城”,这是永州“十四五”规划的发展定位。三区即“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引领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东盟开放合作先行区”。“两城”,就是建设“国家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文化生态旅游名城”。
着力构建“一核两轴三圈”区域经济格局。“一核”,就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联城,打造市域核心增长极。“两轴”,就是在市域北部打造以先进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轴,在市域南部打造以高加工度工业和新兴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轴。“三圈”,就是打造30分钟“同城圈”、60分钟“协同圈”和90分钟“融入圈”。
着力打造“三大平台”:努力把永州经开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经开区;把永州创建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完善湖南农副产品集中验放场,助力永州农产品出口。
着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永州核心竞争力。
孟庆强:
长江中游城市群一定会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极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湖南代表团向大会提出“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全国经济新增长极”的全团建议。
“长江中游城市群不但具有规模,而且地域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备、高校人才密集、竞争力非常强,相信长江中游城市群一定会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极。”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庆强对此满怀信心。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国网湖南电力如何发挥能源保障作用?
孟庆强表示,国网湖南电力将努力调整电力供应结构,通过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希望湖南也大力发展储能事业,特别是电池储能新领域,迎接新挑战,开辟新市场,利用投资拉动,尽快形成电池储能产业链。
目前,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通过脱贫攻坚,湖南已实现农村“有电供”,但供电质量、可靠性方面跟城市还有差距。孟庆强表示,将继续加大农村电力基础建设,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曹志强:
让设备开口说话、让机器自主运行、让企业更有效率
“三高四新”战略中提出,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作为传统制造业品牌企业,在助力湖南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上,华菱将如何发力?
“在制造产品的先进性和制造工艺的先进性上下功夫”是湖南华菱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志强给出的答案。
近年来,华菱依托科技创新驱动产品迭代升级,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亚马尔项目等超级工程和“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华菱制造”在造船、海工、汽车、桥梁、工程机械等多个细分市场形成竞争优势。曹志强表示,下一步,华菱将围绕“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系统构建技术研发创新体系,推动企业主导产品逐步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力争高效品种由目前的50%提高到80%。
“让设备开口说话、让机器自主运行、让企业更有效率。”近年来,华菱加速实施智能制造项目,实现生产线全流程智能化。华菱“5G+智慧天车”是钢铁行业5G实景应用第一例,“5G+AR”则首次在行业实现跨国远程装配和调试生产线。
曹志强说,华菱将主动对接好湖南的优势工业产业链,主动服务和配套好湖南优秀先进制造企业,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钢材和更好的技术服务。在贯彻“三高四新”战略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作出华菱应有的贡献。
聂鹏举: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是今后湖南工作的主基调。
什么样的制造业才是先进制造业?如何让科技创新发力?
全国人大代表、科力尔电机董事长聂鹏举认为,先进制造要跟信息化、数字化相融合,建设“数字化工厂”、“灯塔工厂”,进行大数据管理。要掌握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制造能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自主知识产权,不能受制于人。要有先进的制造管理软件,进一步提高整个制造业的管理水平。要实现全产业链上下游和产业集群的全覆盖,不能只专注于单一产品的先进制造,还需要得到先进制造上下游的支持。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聂鹏举表示,创新的第一要务是在得人才。近两年,科力尔电机集团在全球布局,广泛招募五湖四海的优秀研发人才,就是希望在科研创新上有所突破。在激励体制的创新上,科力尔电机集团围绕整个工业控制领域和5G领域,包括未来布局的工业互联网和医疗领域,用奖金、股权、期权等多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