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

第A3版
视点
 
标题导航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0年11月09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想冷静“旁观”,却忍不住泪水
——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晋京展演引发热议

    11月6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演出临近结束时,十八洞村村民代表上台与观众见面。

    湖南日报记者  田超  摄

    11月6日至7日,全面反映湖南精准扶贫历程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惊艳亮相,参加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

    2场演出,演出前一票难求。2个小时的演出中,掌声和欢呼声多次响起。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观众群体广泛,有在京的扶贫干部及家属、大学教师、律师、医生等,还有很多高校学生和儿童。

    “北京观众对湖南的扶贫剧如此喜爱,一票难求。许多观众都是眼含热泪走出剧院的,留下了难忘的集体记忆。”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挂职)、中国文联办公厅副主任汪泽说,该剧为我国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奉献了精彩的时代精神图谱。

    直面时代困境

    令人兴奋的艺术创新

    “我本想带着旁观的眼光看,但好多次都忍不住泪水。这部剧太感人了。”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动情地说,《大地颂歌》用歌舞剧的主样式,加上报告剧样式、风光展示剧样式、实景图片,最后还有原型现身等,为意义丰富的表达提供了形式上的保障,是新时代的综合艺术创新,令人兴奋。

    “选材、主题、立意非常到位,脱贫攻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千年未有的重大举措。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与贫困斗争是人类的重大主题。《大地颂歌》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勇于选择这个题材,且具有现实题材作品的鲜明特征,触碰了时代的重大矛盾,直面贫困及其中内含的问题,真实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这是现实题材作品创作的最大难点。”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表示,在真实地揭示了现实困境的同时,该剧合情合理地传递了光明的、前进的力量,能同时做到这两点非常难得。

    生动鲜活

    “剧中人”感动“事中人”

    《大地颂歌》的创作源自于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和非凡实践。剧中,以“龙书记”为代表的扶贫干部们是众多一线扶贫干部的缩影。观看演出的观众中,有许多扶贫干部。“事中人”看“剧中人”,有与一般观众不一样的感动。

    “十八洞村脱贫攻坚的故事,正是千千万万贫困村脱贫攻坚故事的缩影。”国务院扶贫办宣教中心副主任骆艾荣说,她到过十八洞村,剧中的很多人物都很熟悉。如驻村扶贫干部“龙书记”、牺牲的扶贫干部黄诗燕和义务扶贫人王新法,都是脱贫攻坚的优秀人物典型。

    《大地颂歌》还让“事中人”们获得了亲人更多的理解。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毕国强的儿子毕一凡告诉记者:“爸爸常对我说,每多工作一分钟,就可能多帮助一个人。通过《大地颂歌》,了解到贫困群众怎样改变了命运,我更加理解了他。”

    原本想来“看明星”

    却被剧情“种了草”

    观众中,有不少年轻的面孔。“我在微博上刷到了《大地颂歌》的演出信息。我很喜欢何炅和张凯丽两位演员,就想来看一下。”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研二学生阎庆宜原本想来“看明星”,却被剧情“种了草”,“这次了解了很多扶贫相关的政策和故事。相比其他展现方式,舞台剧是我们年轻人比较喜欢的形式。另外,《大地颂歌》选取的例子很吸引人,除了真实的扶贫故事,还有一些有趣的片段,比如湘西的相亲大会。”

    ■湖南日报记者 龙文泱 贺威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廖慧文

    连线

    《大地颂歌》研讨会在京召开

    本报11月7日讯 今天,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演艺集团主办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主持,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宏森出席。

    张宏森指出,《大地颂歌》创作正源自于脱贫攻坚伟大历程和非凡实践,是文艺工作者在精准扶贫首倡地文艺舞台的首创之为,得到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要守正创新,将《大地颂歌》进一步打造成文艺舞台流传的经典。

    夏潮和冯双白、王一川、罗怀臻等文艺评论专家认为,《大地颂歌》运用扶贫标志性意象进行艺术转化,创造性地呈现精准扶贫历史性成就。跨界融合的舞台艺术为将来创作具有新史诗体量、容量、分量的作品,提供了借鉴。

    ■湖南日报记者 贺威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