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

第A3版
视点
 
标题导航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33件(套)喜马拉雅与蒙古珍品10月23日在长沙开展
带你走进“雪漠玲珑”的神秘世界

    金嵌绿松石礼仪肩饰(西藏)

    18-19世纪

    金、绿松石、青金石、红宝石等

    左:高14.6厘米,宽9.1厘米,厚6.9厘米

    右:高13.2厘米,宽5.6厘米,厚8厘米

    此类肩饰是清代西藏噶厦政府官员所佩戴的礼仪装饰。使用时系绳穿带,分置在肩部左右两侧。两件均是金质基座,分层镶嵌绿松石,山顶装饰一“荣耀之脸”,金丝联珠纹勾边,整体绿松石制,眼睛镶以红宝石,眉毛为青金石,带弯角和尖牙。绿松石依不同部位,减地浮雕莲瓣细部,金工及镶嵌技法细致,应是西藏官方作坊制作。

    铜鎏金僧帽壶(西藏或蒙古)

    19世纪

    银、金

    高47.5厘米,宽37厘米

    僧帽壶是元代创烧的瓷器样式,因造型似西藏萨迦法王之僧帽而得名,后来从瓷延伸至多种材质,用途多样,是藏传佛教地区常用的一种器具。本品阔颈,带流,流口与颈部有鸭嘴状流槽相通,鼓肩、束腹,高圈足。壶身通体银质,口沿之回纹、壶颈“八吉祥”、壶肩之璎珞装饰、莲瓣高足座以及一侧的游龙状把手,均施以鎏金技法。整体造型优美,高贵富丽,是同类器具的高档产品。(本文图片由长沙博物馆提供。)

    铜鎏金嵌绿松石象(西藏)

    17-18世纪

    铜、金、绿松石

    高33厘米,长32厘米

    象宝(或称白象宝)是藏传佛教的七政宝之一,七政宝是佛堂供佛物,象背上所托如意宝,是转轮王七珍之一,可以使拥有者实现自己一切利他的愿望。如意宝在宝象的鞍鞯上,是吉祥的祝福传递到四面八方的意思。此尊铜象造型奇特优美,厚重稳行,全身镶嵌多颗绿松石,所取题材寓意吉祥。

    本报10月19日讯  将于10月23日开展的“雪漠玲珑——喜马拉雅与蒙古珍品”特展,今天上午文物开箱布展在长沙博物馆举行,博物馆向媒体开放了三件文物的开箱过程。包括17-18世纪铜鎏金嵌绿松石象、18-19世纪西藏的金嵌绿松石礼仪肩饰、19世纪西藏或蒙古铜鎏金僧帽壶。    

    提起西藏,大家会想到雪域高原、布达拉宫的金顶和虔诚的信徒;提起蒙古,大家会想到苍茫的大漠、草原与羊群。一处充满了敬畏与神圣,而另一处却充满自由与野性。

    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地走进喜马拉雅与蒙古地区交流融合的那段神秘而又鲜为人知的历史,不妨走出家门,来到“雪漠玲珑”的世界中。让我们从这里开始,走进由雪、漠、神、人共同构建的世界,寻找神秘的喜马拉雅与蒙古珍宝。

    此次,长沙博物馆携手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及承训堂、梦蝶轩,为长沙观众带来17-20世纪来自喜马拉雅与蒙古地区233件(套)华丽精美的装饰物品与宗教用品。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所文物馆副馆长、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许晓东博士认为,早在13世纪中期之前,中国西藏与蒙古两地的军事、政治、宗教文化的交往与融汇就已开始。这些饰品以与藏传佛教或印度教有关的神祇形象或符号作为装饰的主题,人身上的装饰与神像装饰类似,或直接以信徒佩戴使用的饰品装饰神像,饰神若人、饰人若神的天人合一的信仰在两地珠宝饰品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与神可谓如影随形,信仰的力量让于世孑立的雪域地区成为其周边乃至远域信众的精神家园。

    ■记者 吴岱霞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