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羡慕的并不是漂亮的衣裳,我心中的渴望,就是你们能早点儿回家,让我快乐地围在你们身旁。我想,不要让我等得太久,太长……”9月28日下午,由三湘都市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的“益起过中秋”公益活动——“献给爸妈的中秋文艺汇演”在岳阳县新墙中心小学温情上演,同学们真情吐露说出了对爸妈想说的话。(详见本报9月29日 A06版)
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层面,我国正在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成员,扮演着越来越核心的角色;社会层面,专家预计我国在2020年首次实现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目标。但是,在这些激动人心的变革背后,隐藏着一个人群,他们因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而成为了“时代孤儿”,这就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中国城市化建设背井离乡,留守儿童默默地承受着关爱缺失的代价。
一份《湖南省中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显示,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是“情感孤寂”问题。对于尚处在中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依恋性情感还是他们基本的需要之一,但由于其家庭的不完整性和缺乏父母的亲情感染,以及现有社会体系对他们的关照不多,他们的这种依恋性情感很难得到满足。在此次的公益活动中,留守儿童说得最多的,也是希望父母能够早日回到自己身边。
对于这样一个数目庞大的“特殊群体”,为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我们显然需要做更多的工作。2016年,我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家庭尽责、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全民关爱、坚持标本兼治”的基本原则,同时呼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近几年来,民间组织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同时各种相关公益活动的举办,都为留守儿童带去了温暖。在本报与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发起的这次公益活动中,就有不少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出钱出力,这也充分体现出公益慈善组织和活动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能力和作用。
当然,能够解除留守儿童情感孤寂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父母还乡,与孩子共同生活,这就需要更多的好政策来使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以及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外出劳动人员带着子女随行,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留守儿童问题从农民工大规模流入城市开始,已经持续了近40年,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特殊问题,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对特定历史时期造成的社会伤痛给予足够的“清欠”和补偿,这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本报评论员 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