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彭林富,男,1967年出生,衡阳市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校长。在塔山瑶族乡从事乡村教育的37年里,彭林富每日护送学生安全回家,年年坚持送教上门,足迹遍布塔山各个角落,一条条山路被他走成大路。2020年,荣获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奖。
“彭老师来咯!彭老师来咯!”
9月1日下午,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门口,随着一名中年教师拄着竹竿走出教室,4个背着书包的孩子立马欢呼了起来。
这位中年教师就是彭林富,是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的校长。每天下课,他都会拿着竹竿,把路程较远的孩子安全送到家。而这一送,就是37年。
一句承诺,力保3000学子上学路平安
37年的坚持,起源于一个小小的承诺。
“人在天上走,鹰在脚下飞。”塔山的路一直被称为“天路”。上世纪80年代初,学生上学跌落山崖的事故时有发生,不少家长宁可让孩子辍学也不愿送去学校。
1983年,初中毕业的彭林富成了塔山的一名乡村教师。他决心护送学生上下学,改变学生因“路”失学的情况。
在掌握了辍学学生的家庭信息后,彭林富挨家挨户动员村民送学生上学。
彭林富首先来到村民龙土根家。龙土根的儿子龙秀球读二年级,但辍学在家。龙土根得知彭林富是来劝学的,彭林富屁股还没坐热,龙土根便让他离开。彭林富还想说两句,却被一句“出了事谁负责”给怼了回去。
彭林富明白,要保证入学率,首先要保证学生上、下学安全。
第二天,彭林富再次来到龙土根家。这次,他带来了一句承诺。“龙叔,你把孩子交给我吧,以后我每天送他回家。”龙土根终于同意孩子复学。
从这天起,彭林富拿着竹竿和手电筒,正式开启了他的“摆渡”人生。这些年,他累计走了5万多公里路,累计护送3000余名学生安全到家,未曾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倾心注力,把学生的家当第二课堂
学校里的学生多了起来,有时,他恨不得把知识一股脑地倒入学生脑中,但塔山是边远山区,学生基础差,提升成绩谈何容易。
彭林富想,学习不一定要拘泥于课堂。护送学生回家时,他把教材揣在身上,停留休息时间,就给学生温习当天上课所学的内容。塔山的瑶族学生多,不少刚入学的学生不会讲普通话。他翻开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给学生念拼音;他又生怕因自己普通话不标准误人子弟,花了两个月考取了普通话二级证书。
今年4月,彭林富例行补课。课上到一半,发现学生张欢在开小差,便批评了他几句。“我不用你管!”张欢把书扔到地上,哇地一声哭了。彭林富连忙抱住安慰他。
张欢是茶群村的瑶族学生,刚满1岁时父母先后离家出走,全靠爷爷照顾。彭林富从邻里处获悉,今年开学,张欢从爷爷口中得知父亲不回家的真相,便自暴自弃,拒绝学习。
从此,张欢的家成了彭林富第二个教室。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晚上,彭林富都会出现在张欢面前。张欢的心慢慢被融化了,开始主动学习,笑容再一次浮现在脸上。每次补完课,张欢都会用瑶语对彭林富说:“谢谢彭爸爸。”
这些年,彭林富有多次机会走出大山,但从他拾起教鞭,牵起竹竿,就再也难离这方水土。
2019年4月,彭林富在上课时突然晕倒在地,被医院诊断为肾病,又坚持上课到暑假才去做手术。2019年8月手术后,医生建议彭林富卧床休息两个月,他留下一句话:“要开学了,学校少不了我。”便匆匆出院。
37年来,彭林富不知穿破了多少双鞋,折断了多少根竹竿,他说:“脚比路长,我多走点路,学生就少走点路。”
■科教新报记者 谢扬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