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慷慨激烈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英勇事迹,而是三年如一日,默默坚守脱贫攻坚一线;
他把国网人的使命担当和为民情怀融入脱贫攻坚大局,把满腔热情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展示着国网人的良好精神风貌;
他时刻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俯下身、沉下心,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心用情点亮群众扶贫路,充分体现了一个驻村干部厚德善谋、笃行为民的本色。
他,就是国网溆浦县供电公司驻星光社区扶贫工作队队长曾勇。
强基固本,争做扶贫一线“领头羊”
2018年4月,根据溆浦县委和国网溆浦县供电公司的安排,曾勇进驻溆浦县祖师殿镇星光社区开展扶贫工作,并担任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不同战场,转换身份,不变的,是始终冲锋在前。“既然组织信任我,就要全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确保星光社区在全面小康路上不掉队。”曾勇说,扶贫不是摆样子,而是真扶贫、扶真贫,尽最大努力为当地群众做实事,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星光社区共有14个村民小组,775户、2618人。经过精准识别和历次动态调整,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187人,特困供养对象3户3人。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到社区帮扶后,曾勇一方面与社区“两委”成员、老党员座谈,了解村情,传达精准脱贫政策精神。并坚持挨家挨户入户走访,与村民促膝交谈,认真分析致贫原因,确保精准帮扶。
理清思路后,曾勇不急着奔波于部门单位间拉项目,而是将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将重心放在建强基层党组织上。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星光社区第一书记,曾勇充分发挥国家电网这一国有企业独具特色的党建工作经验,紧紧围绕精准识别、精准扶贫主题,创新“党建+扶贫”方式。在曾勇的带领下,星光社区建强带头人队伍、“两委”干部队伍和社区后备干部人才库,三年来共发展党员4名。
为了丰富和完善基层党建载体,提升党组织活动阵地规范化水平,曾勇带领社区“两委”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性锤炼日”等主题教育活动,定期看望慰问村里老党员、召开专题座谈会,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发展信心,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
同时,曾勇以“基础改善、服务周到、环境优美、产业发展”为目标,有效整合各领域资源优势,先后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生态环境整治等各类项目9个,涌现出一大批种养大户和技术能手,并成立了农村专业合作社,提升社区党建工作长效性,使基层党建活力切实转化为助力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真情为民,当好贫困户的“贴心人”
“扶贫要对症下药,因户施策,只有心贴心扶贫,帮助贫困户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才能扶贫扶到位,扶到贫困户心坎上,赢得老百姓的认可。”这是曾勇常说的一句话。
自参加扶贫工作以来,曾勇始终把困难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难所忧作为“第一信号”,把破解脱贫难题、解决群众困难作为“第一目标”。
摘贫帽,设施是基础。驻村后不久,他发现社区没有路灯,居民夜间出行十分不便。于是,他立即向公司进行汇报,并协调有关部门,为社区安装100盏LED节能路灯,不仅解决了居民夜晚出行不方便的问题,更点亮了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希望,“第一书记”的形象一下子就在村民心中树立了起来。
除了头顶的路灯,曾勇还注意到了脚下“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道路。他带领扶贫工作队、社区“两委”班子多方奔走,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硬化了社区公路3.1公里。
针对社区多年以来供电不足的问题,曾勇带领扶贫工作队发挥行业优势,并在国网溆浦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安装“三相四线”抗旱电表,迁移一万伏线路。
三年来,在后盾单位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星光社区还整修硬化了水渠5公里,维修加固山塘水库,新修防洪大堤,新建垃圾场,整治环境卫生,实现农户安全住房、饮水和动力用电全覆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
曾勇以百姓之心为心,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尽心尽力为贫困户帮困解难。
贫困户侯周雄长年患病,妻子因患癌症救治无效去世,两个女儿还在上学,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母亲,家庭生活困难。得知情况后,曾勇及时上门走访慰问,并组织扶贫工作队为侯周雄一家更换老旧线路和开关,排除安全隐患。
一般来说,贫困群众心理都较脆弱,尤其是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为此,曾勇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苦户的心理疏导,向他们讲解党的扶贫政策,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寻找致富门路。
5组黄德会今年已67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独生子女户,且妻子和女儿身体也不太好,女婿身患残疾,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孙女。生活的种种不如意让黄德会感到很自卑,在村内走动时,见人“不抬头、不说话”。
曾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与驻村干部和社区干部一起,经常到黄德会家中交流谈心,向黄德会讲解目前的扶贫政策,开导其女婿安心养病,鼓励其独女勇敢面对困难,并帮助黄德会一家落实了低保政策,帮助其女儿外出务工。
“虽然我的家庭很困难,但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有曾队长的帮助,我们一家很快渡过了难关,顺利脱贫。”曾勇“亲情式”的帮扶让黄德会干劲更足了,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星光社区所有贫困户实行签约服务,全额代缴新农合和大病保险,贫困户“一站式结算”、“先诊疗后付费”、报销比例提高等健康扶贫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并积极引导劳动力外出就业,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确保有1人以上稳定就业,累计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46人17200元。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战斗中,曾勇带领扶贫工作队挺身逆行,坚守一线,与社区党员干部一道,开展卡点值守检查、入户摸排、劝离聚集群众、宣传防控知识,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同时,科学有序组织复工复产,春耕备耕,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用工信息,帮助他们尽快返回工作岗位,切实做到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两不误。
“输血”变“造血”,勇做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驻村伊始,曾勇发现,星光社区经济结构单一,居民依然固守着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年轻居民外出务工较多。
“扶贫工作不仅要有真心真情,还要有为群众服务的本领,提高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要给村里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曾勇明白,挖穷根,产业是关键。
为挖掘社区产业发展潜力,打造脱贫主导产业,曾勇广泛征求社区“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意见,积极探索钻研,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强种植特色产业。
水稻是星光社区的传统种植产业,曾勇带领社区“两委” 集中打造水稻制种基地,通过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对原水稻制种基地进行科技提质改造,全社区种植规模扩大到412亩。
三组贫困户黄贻福于2018年3月动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妻子是肢体一级残疾,一个儿子还没有结婚。在水稻制种基地扩容提质时,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李秀菊始终抱着几亩农田不肯放手。于是,曾勇反复与黄贻福夫妇算经济账,让他们最终同意将自家土地流转出去。目前,黄贻福一家除了可以获得每亩500元的土地流转报酬外,务工年收入也在6万元左右。
在此基础上,曾勇鼓励并带领社区群众兴建果园,通过培育壮大东冲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金秋梨、桃、西瓜等规模化果园213亩。
为了帮助贫困户解决发展资金难题,让他们逐步走上了自主创业的脱贫之路,曾勇主动协调当地农商银行积极参与扶贫工作,积极落实国家金融扶贫政策,先后为10户贫困户办理小额信用贷款48万元,享受扶贫贴息20640元。
截止目前,星光社区共有40户124人发展种植特色产业,累计奖补资金61640元。
为提高居民的就业能力,曾勇带领扶贫工作队充分利用“阳光工程”等培训资源,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了各种劳动技能技术培训,每年完成技能培训150余人次,实现扶贫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转眼间,曾勇到星光社区担任扶贫队长已经三个年头了。由于驻村帮扶工作千头万绪,加上离家较远,曾勇几个星期才回家一趟。尤其今年是脱贫收官之年,曾勇的日常工作量非常繁重,而且妻子也在另一个乡的供电所工作,孩子正面临初中升高中。但曾勇始终坚守扶贫一线,留给家人的却满心愧疚。
不经一番风霜苦,难得寒梅吐清香。经过曾勇和工作队三年多的努力,如今的星光社区路通了、水通了、路灯亮了,环境大为改善,产业发展也壮大起来了,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幸福。截至目前,星光社区共实现脱贫61户16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3%降至当前的0.69%。2019年,曾勇被祖师殿镇评为“扶贫先进个人”。 ■ 撰文/摄影 邱 承 刘颖萱 罗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