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

第A3版
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20年07月09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新高考隔空召唤!名师评析命题趋势
语文卷总体呈现常态化、稳定性、情境化 数学科目应学会从“解题”到“解决问题”

    今年是湖南按现行高考模式的最后一考,从明年起,湖南将进入“3+1+2”且不分文理科的新高考时代。在新旧高考交替之际,今年的考试题目有哪些特点和趋势?哪些变化值得考生关注?7月8日,三湘都市报记者邀请几位名师进行解读分析。■记者 黄京

    语文

    对语文根本的一次固守,向新高考“隔空召唤”

    长郡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2020届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王衡保

    虽然今年这套试卷是作为现行高考模式的最后一考,很难在形式上看出它有较大变化。但如果将这套试卷放在近三年试卷命题发展的动态背景下考量,却还是能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信息。

    首先是阅读材料文体特征越来越明显。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作为信息性阅读的文字载体在信息的信度和效度上更为精准。如选自儒学大师汤一介先生的《“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一文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上就极为规范。另外,文学类文本中海明威的《越野滑雪》就是其“冰山原理”的经典范例。这对设题的唯一性是有帮助的,能很好地贯彻“反模板,去套路”的高考设题问题。

    其次是题目与现实社会的关联更为隐蔽。考题与社会接轨、与时代共振,应该是近几年设题的一个重要思路。从作文题设置来看,2017年“十二个关键词说中国”、2018年“过去、未来几个时间节点看中国”、2019年“热爱劳动,从我做起”都与现实社会关联紧密,但今年的全国一卷作文题有意识地将这种联系隐含在对历史故事的现代解读中了。还有论述类文本中的“孝”这种家庭伦理的现实意义也是如此。

    同时更倾向于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与前几年语文试卷与历史、政治过多接轨不同,本套试卷语文味更浓。文言文语料的选择,作文要求进行读书会的讨论都是一种良性的回归。特别是古代诗歌鉴赏,尽管是考查了大家不是很熟悉的陆龟蒙的诗歌,但设题却指向了在特定情境中诗人的特定感受。这无疑是对考生传递了一个尊重自我阅读的原始感受的信号。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查都应该遵循其本身固有的特征,改革也要在学科特征的框架内进行。2020年全国一卷语文试题就是对语文根本的一次固守。与新高考横向比较不难发现,这套试卷是用老形式在内容上向新高考的一次“隔空召唤”。

    三个关键词:常态化、稳定性、情境化

    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王赤 

    高三语文教师 黄静

    今年的语文试题,总体上呈现常态化、稳定性、情境化的特性。

    立足教材,继承传统。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关于“家庭伦理与‘孝’”,体现儒家思想尤其是《论语》中的“孝”文化的优秀传统;文言文阅读中来自教材中对名人传记的理解与把握;作文中的“历史人物”,将家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发扬光大。

    统筹兼顾,情境设题。试题结构稳定,文学类文本依然考察中外小说;语言文字运用题依然使用常规题型;作文依然设置情境,考查应用文体。

    紧贴时代,兼顾热点。实用类文本阅读将“新基建”与“疫情”结合,紧扣时代脉搏;21题涉及“‘中国航天日’的启动仪式”等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了解时事。

    作文则一反常态,在选材上避开抗击疫情等社会热点,抓住了时代脉搏,从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方面组织材料,对提高学生自觉传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良好的品德,努力成人成才方面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总体来说,试题充分体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彰显立德树人导向。建议考生在语文科的学习时,既要立足教材、加强阅读,同时要关注时事热点。在写作上,要多关注语文写作实践能力的提升。

    数学

    从“解题”到“解决问题”

    长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高三数学教师刘谷黄

    今年数学科目命题严格遵循了《考试大纲》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命题体现高考考纲修改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中,并将“整体稳定”放在首位。今年的高考数学命题整体布局确实是如此的。注重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素养导向。整套试题,考点比较常规,题型分布回归常态。

    试题的题型风格重点考查双基内容,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的考查。注重考查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另外,文理同题率增大,为新高考数学不分文理作准备,文科数学当然也会进一步向理科数学靠拢。

    此外,试题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 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同时增强数学文化浸润,试题注意吸收世界数学文化的精华,引导学生热爱数学文化。另一方面,旨在考查考生灵活应变的能力和主动调整适应的能力,为新的高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动态模式,有助于破解僵化的应试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试题在延续主干知识重点考查的同时兼顾知识面的覆盖,有效避免“猜题押题”“题海战术”;关注应用,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鉴于今年高考试题特别注重回归基础,突出对数学素养的考查,建议新一届高三学生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培养,加强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特别报道
   第A4版:特别报道
   第A5版:民生
   第A6版:民生
   第A7版:城事
   第A8版:经济
向新高考隔空召唤!名师评析命题趋势
长沙公安两日接涉高考警情53起
7月26日起填报高考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