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时间表上来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是对新一阶段中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的一场“摸底考试”。放眼全球,我们交出了一份最出色的答卷,但在此次“摸底考试中”,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也暴露出不少短板——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霍乱、天花、鼠疫等流行病组建的临时机构,随着危机的结束而解散,处理危机的宝贵经验没有及时总结,没有形成系统化制度化的经验和全国共享,同时随着流行病逐渐退出我们的日常以及经济建设浪潮的奔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卫生防疫系统陷入了一种“空转”的迷茫状态。而与此同时,二十余年的医疗资源市场化,导致对“重预防”的公共卫生防疫投入不足,一旦危机来临,便“心有余力不足”。也正是因为“重治疗轻预防”,使“医疗”与“卫生防疫”一度陷入“跛足前行”的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天内连续两次提出“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正是基于目前我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存在的不足,以及防疫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而发声。尽管我们通过举国之力使得疫情终于得到控制,但在“后疫情时代”,防疫显然将成为常态,那么变被动为主动,就成了当下最重要的问题。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公共卫生无疑是最热的话题,疫情防控中的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短板和漏洞、疾控人才培养、疫情防控信息系统建设等议题受到广泛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是防患于未然的有效举措,是实现“健康中国”的有力保障,更是现代社会对抗流行病的前置“堡垒”,同时,发现问题后及时补齐短板,并为未来的卫生防疫谋篇布局,也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解决真问题的良好契机,并将使中国的公共治理水平上升至新高度。譬如此次疫情对今后打造新型公共卫生安全中心、增加ICU资源配置、平战结合发展军民医疗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等,都提供了宝贵经验,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监控体系,增强公众防控意识,增加药品和疫苗研发储备、加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正是“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不可或缺的有效操作。
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都在为医疗系统性风险买单,防范医疗系统性风险将比防范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更为重要,而“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正是将医疗系统性风险掌握在可控范围内,尽力降低人类社会为此付出的成本,最大程度保障人们的健康。我们也相信,一张又牢又密的公共卫生防护网将是中国再次向世界交出的亮眼“作业”。■本报评论员 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