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沈昌健代表建议用产业化的模式组织农业生产,用市场化的眼光培植农业产业,用工业化的理念来壮大农村经济,用城市化的思维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沈昌健代表认为,当前,农业结构层次不高,产业链条短;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品牌意识不强;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等,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瓶颈。
沈昌健代表说,一些地区的实践证明,农民仅靠纯农业增收潜力有限,可用产业化的模式组织农业生产,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用市场化的眼光培植农业主导产业,把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把农业产业调优、调特、调大、调强,努力打破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让农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要用工业化的理念壮大农村经济,不断优化农民收入结构,用城市化的思维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就业技能,进一步拓展农民的增收空间,为促进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 唐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