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12时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将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五颗商业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试验取得成功,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实施运载火箭发射技术试验。
此次试验采用长征十一号海射型固体运载火箭(又名CZ-11 WEY号),以民用船舶为发射平台,探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不同倾角卫星发射需求。
为什么要在海上发射火箭?意义何在?
专家介绍,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具有灵活性强、任务适应性好、发射经济性优等特点,可灵活选择发射点和落区,满足各种轨道有效载荷发射需求,为“一带一路”沿线提供更好的航天商业发射服务。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此次发射点位于东经121.19度、北纬34.90度,火箭飞行过程二子级残骸落入北太平洋公海。
在临近赤道的地方发射卫星,不仅能节省卫星调姿变轨的燃料,还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自转的力量,为火箭省力,进一步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效降低火箭发射和卫星运营成本。
海上怎么发射?跟陆地发射有啥不同?
陆地发射需要发射场,而海上没有固定的发射场和塔架,究竟是如何实现平稳发射的呢?
答案就是一艘大型半潜式驳船!它的甲板面积十分巨大,长110米,宽近80米,面积超过一个标准的足球场。由它改装成的发射平台,可以同时容纳下火箭、各种保障车辆以及各种设备。
跟陆地上一样,发射塔架是必不可少的。在发射之前,长征十一号在高15.5米的塔架的牵引下完成起竖,同时塔架还将保证整个火箭箭体的稳定。
为什么这次任务交给了“个子小小”的“长十一”?
火箭那么多,为什么这次开创性的海上发射交给了“个子小小”的“长十一”了呢?
这要从“长十一”的特性说起。长征十一号火箭,是我国长征系列火箭中唯一使用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的火箭。固体燃料就意味着燃料可以提前填充好,并且长期贮存。不用像液体火箭一样在发射前进行燃料加注,节省了大量的发射流程。
此外,长征十一号全长近21米,箭体直径2米,长度几乎只有其他火箭的一半,可以更加灵活快捷地进行运输和发射。
截至目前,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完成7次发射,其中6次陆上发射、1次海上发射。此次发射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06次发射。
谁是长征火箭海上首秀首批“乘客”?
“长十一”海上首秀,搭载了7个有效载荷。
捕风一号A、B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将实现小卫星编队探测海面风场的突破,可提高全天候海面风场探测能力,提升我国台风监测和气象精准预报能力。
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两颗天象小卫星,是我国首个基于Ka频段星间链路的双星组网小卫星系统。
陶行知教育一号卫星暨天启三号卫星,装有空间拍照相机和物联网通信载荷。
此外,潇湘一号04星由天仪研究院研制,吉林一号高分03A卫星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
国际海上发射火箭20年来,成功率几何?
全球海上发射已有20年历史。1999年3月,第一枚海上发射的运载火箭升空,该火箭属于海上发射公司。1995年,来自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和挪威的四大集团共同出资、出技术,成立了这个世界上第一家能持续提供海上发射业务的公司。
据统计,1999年3月至今,海上发射公司所有的发射活动共36次,其中32次成功、1次部分成功、3次失败,成功率为88.89%。该公司最近的一次发射是2014年5月26日的欧洲卫星(EUTELSAT 3B)。
■据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