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1天。6月4日上午,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举行今年全省高考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会议透露,今年,全省共有高考考生49.9万人,6月6日下午向考生开放考场,并进行安检演练。6月25日,我省将公布今年高考考生成绩和录取控制分数线。(详见本报6月5日A03版/今日A05版)
每年的高考都是一个全民关注的热度话题。学子们枕戈待旦、家长们屏气凝神、老师们严阵以待……面对这个全国性人才选拔“赛事”,整个社会都给予了最大的护航和关怀。
“为理想,早起三更,读迎晨曦,磨枪锉剑,不惧兵临城下;为目标,晚卧夜半,梦别星辰,敛神养气,以备全力以赴。”高考前夕,每个中学校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励志标语。标语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高考的压力与它决定人生命运的重要性,更体现出一种“机会公平性”,在中国,考试的方式在变,但性质始终没变。
这些年,有关高考的“传说”我们听过不少,那些“狼性标语”,那些让人闻之色变的残酷训练模式,都在刷新着我们对高考竞争的认知。人生如赛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正当花季的少男少女面临的是人生第一次最高规格、最严选拔的竞争,也正是在拼尽全力中,才会明白这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
当然,努力拼搏的路上,并非都是崎岖坎坷,还有不少温暖相伴而行。对这场全国最大范围的“赛事”来说,整个社会都是拼搏者的“大后方”,在制度层面,国家为了确保选拔的公平性,每年都会出台相应措施对制度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力争让每一个学子都能真正享有机会公平。今年广东深圳对来自衡水中学的“移民学生”作出了相应处罚,很好地呼应了民众对这种不公平竞争的反感情绪。2014年以来,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等一系列高考改革制度的施行,使高考形式和内容都有了极大的改变,也始终在努力追求公平最大化。
在社会中,人们一直对高考给予了最大的关怀,绿色通道、平安出行、免费送考,营造安全、温馨的考试环境。每一个细节,都传达着人们的支持和善意。在长沙市黄兴路步行街,附近的门面租金相当昂贵,可是为了不影响考生高考,长郡中学周边商铺连续13年选择停业三天,在其他社区,也都会倡导商户暂时停业,为高考静音。一声鸡鸣,马嘶人起,又上长安道。还有两天,就是高考,无论如履薄冰还是胸有成竹,都必须踏进赛场接受“检验”,这是对学子们的考验,也是对全社会的一场考验。
当然,人生之路千万条,尽管高考对人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也不用因此过于偏执,抱着平常心看待和参与,只要努力过,就不必懊恼后悔,更不要走向极端。在这里,我们衷心祝愿每一位考生都能轻松以对,考出好成绩!不负青春,不负关怀!■本报评论员 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