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坤满凤凰·滕龙芳的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坤满凤凰·缘起

第A3版
坤满凤凰·杨志花的故事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9年04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棚子里走出一家亲
资助她上学,资助她家建房,看着她结婚,看着她的孩子长大

    2005年6月13日,凤凰县两林乡农垦场滕龙芳家前,坤叔与滕父滕母商量建房。 

    2017年4月10日,滕家新房前,坤叔看着卢莲福与滕龙芳在菜地里摘菜。

    题记

    亲历孩子们的辛酸,你会发现在交学费之外,送包糖果、送床棉被、送件羽绒衣、送辆自行车、送头耕牛、送台电视机或收音机,甚至送孩子一万几千元翻修危房,对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病中送药,会给一家人送去希望。

    助学者不要把自己的付出看得太重,无论你的帮助有多大,也绝对不可能让他们从根本上脱离贫困处境,仅仅让他们紧巴巴的日子缓一口气而已。我们助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孩子能过得好一些么?     

    ——坤叔

    唯一干净的只有几柱阳光

    2019年4月14日,在凤凰县委、县政府主办的千分一公益中心助学凤凰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现场,有个女子与两个小孩一直腻在一起,别人都以为两孩子是她的,其实是她资助的孩子的孩子。

    这个女子叫卢莲福,东莞人;孩子的妈妈叫滕龙芳,凤凰县两林乡人。资助她上学,资助她家建房,看着她结婚,看着她的孩子长大,没来凤凰时视频,来凤凰时热络,他们已经是一家人了。

    14年前,坤叔和卢莲福第一次看到滕龙芳家的房子,瞬间被震到。

    那不是房子,只是一个既不能遮风、也难以挡雨的摇摇欲坠的棚子。

    小心地从牛粪堆中穿过,靠近这个仅20余平方米的棚子。

    没有一片瓦,没有一口砖,支撑起棚顶的木头、竹子,及棚顶的稻草都因日晒雨淋枯朽成了灰白色,破败不堪。透过稀疏的“竹木墙”,从四周均可直视里面。  

    棚内满目脏乱潮暗,唯一让人觉得干净的,是那几柱从棚顶破洞处照射进来的阳光。

    里面只有一张好像就要散架的木床,床上已褪去本色的黄黑蚊帐上满是大大小小的破洞,蚊帐的年龄比滕龙芳还要大。除了一个红色的塑料桶,找不到一件完整像样的家具。唯一的电器就是一个15W的小电灯泡。

    地面坑坑洼洼,即使已晴了好几天,坑里还有混浊的积水。

    离灶台不到一米处就是牛圈和羊圈,所谓圈就是用几块木板将人与牲畜隔开,不让牲畜的粪便流溢过来而已,其实就是人和牲畜相见而居,同住一棚。

    牛头一伸,就到了床前。

    粪便气味、霉烂气味混合在一起,伴着蝇虫的飞舞将人往外推。

    那是2005年5月13日,坤叔第27次凤凰行,与滕龙芳的资助者卢莲福第一次到滕龙芳家,推开那扇不上锁的门,在短暂的惊呆后,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走,找工程队去,给滕龙芳盖个新房!”

    他们在棚子四周久久流连,不忍离开,觉得一刻都不能忍受、不能等待,必须立即行动。他们无法想像滕龙芳一个女孩子怎样在这里出生,并长到了15岁。

    当天,他们找到了附近的一个工程队,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因未按时上学,当时15岁的滕龙芳仍在两林希望小学读六年级,与13岁的弟弟滕杨顺同班。姐弟俩总是眉头紧锁,沉默不言。

    两个鲜活的生命与那个残败的棚子,怎么都难以连结到一起。

    离开滕龙芳家,望着两边郁郁葱葱的青山,坤叔语自言自语:“睡那个棚子还不如睡这山上。”

    那个棚子,如鲠在喉。

    少住一天棚子资助就有价值

    一个月后,2005年6月13日中午,坤叔再访滕龙芳家。家里空无一人,连牛和羊也放出去了。他把正在田里干活、满脚泥巴的滕龙芳父母叫回来,又请来当地几个能识字算数的人,一起商量建房,预算他们造,钱他来想办法。

    2006年4月13日,两林希望小学,坤叔要滕龙芳转告她父亲,他与卢莲福各出5000元,先用这1万元把房子建起来再说。

    滕龙芳不自然的笑容里渗出了期望。

    2006年5月11日黄昏,坤叔一行急匆匆来到农垦场,再也没看到那个棚子,只剩下一个木架,木架下稀稀拉拉长着青草。

    滕龙芳一家寄住在外婆家。

    坤叔将一个信封递给滕父,里面是他与卢莲福等人筹集的1.2万元建房款。

    给完钱,坤叔起身告辞,刚端上来的茶还烫嘴不能喝。滕父挽留不住,急得直搓手。

    伴着一阵犬吠,走出滕龙芳的外婆家,天已全黑,农舍里微弱的灯光零星地点缀在黑魁魁的山间。

    在县城,还有几十个孩子在等着他们赶过去“吃大餐”。

    2006年12月17日下午,天气阴冷,站在3间还没封顶的水泥砖房前,坤叔一边探头从窗户往里察看,一边小声问滕龙芳:“3间够不够啊?不够我们再想想办法,你们自己不要去借钱。”

    “够了,我只有一个弟弟,够住就行。”滕龙芳冻红的脸上洋溢着满足。

    一股暖流涌上坤叔心头,为眼前这坚实的房子,为孩子那脸上的满足。

    “只要能让他们少住一天棚子,我们的资助就是有价值的。”坤叔说。

    大山里有了廉租房

    转眼10多年过去了,期间,滕龙芳在腊尔山民族一中读完初中后,去东莞联合技工学校专为受助孩子开设的“凤凰班”半工半读,一个学期后,辍学打工。    

    后来,经人介绍,她嫁到了邻近的麻阳苗族自治县石羊哨乡木枝溪村,现在已是一对6岁龙凤胎姐弟的妈妈。她弟弟滕杨顺目前在县城给人开挖掘机。

    2017年4月10日上午,坤叔第119次凤凰行,与卢莲福等人先去麻阳看过滕龙芳,她日子过得不错,房子也住得不错。接上滕龙芳,在县城捎上滕杨顺,再一起赶往两林乡。

    小面包车翻过数座无人烟的山头,眼前跃现一个小山村,安闲泊卧在谧静的深山沟里。迎着大家,滕龙芳的父母喜出望外。房子温暖整洁,有电视机等家具,是一个普通的、正常的、舒适的家。

    让大家意外的是,滕家还申请到了一套政府的廉租房。当地的廉租房是一栋三层高的楼房,离滕家只有100余米。滕家的那套两室一厅70多平方米,一年租金600元。滕杨顺带大家参观了还没装修的新房。

    当前,政府的扶贫力度前所未有,这种廉租房在不少最偏僻的大山里都在建。对最底层的老百姓而言,政府的扶持是如此具体真切、温暖实在。

    站在崭新漂亮的廉租房前,坤叔思绪翩跹,在他29年的助学路上,“风餐露宿”的受助孩子又何止滕龙芳姐弟。

    凤凰县柳薄乡石求慧、落潮井乡龙翠、阿拉营镇段苏黎、木江坪镇林贵芝、竿子坪乡唐凤杰、广西宁明县城边上钟小权……家里也都是“三穿”房——风穿、雨穿、阳光穿,下雨床上要盖防雨塑料布。

    捐款从1万多到5万多元不等,“坤叔助学团队”成员倾力帮其中的滕龙芳、段苏黎、林贵芝、唐凤杰、唐文萍、钟小权、田芬与田满玉姐妹等修建了结实的新房。

    到2017年,“坤叔助学团队”共为孩子们捐建新房8栋。

    而对其他更多受助孩子仍离不开不能遮风挡雨、难以栖身的住所,助学团队深感痛有余,力不足。

    如今,政府的廉租房,应该很快可以解决这些孩子的住房问题。

    国家在崛起,政府在积极作为,也许有一天,民间助学将不再需要。

    欣慰之余,坤叔顿感身心都轻松。■文/图 记者 周智颖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坤满凤凰·缘起
   第A3版:坤满凤凰·杨志花的故事
   第A4版:坤满凤凰·杨霞的故事
   第A5版:坤满凤凰·滕龙芳的故事
   第A6版:坤满凤凰·爱的传承
   第A7版:坤满凤凰·不一样的助学
   第A8版:广告
棚子里走出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