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要闻

第A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进入华声在线 | 湖南在线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9年01月12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薯还是那红薯,“转身”成抢手货

    种红薯经济效益提高,种植户积极性大涨。  记者 李成辉 摄

    红薯,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遍栽培。在贫穷年代,它是人们不可或缺的口粮;而今,一进入秋冬季节,街头最受市民欢迎的莫过于热乎乎、香喷喷的烤红薯。但由于目前红薯深加工产品较少,就市民而言,无非是蒸着吃还是烤着吃的问题;就农户而言,红薯还只是一种附加值较低的农作物,也难言种植热情。

    不过,在邵阳县、隆回县、新田县等地,通过造链、补链、延链、强链环节发力,对红薯进行精深加工,做出红薯粉、红薯饮料、红薯片等红薯产品,提高了种植红薯的经济效益,种植户尝到了甜头,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逐渐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记者 李成辉

    扶贫对象当上加工厂老板

    邵阳县岩口铺镇白山村的一个粉丝加工厂,自2017年12月以来,经常可以看见一辆辆满载生红薯的货车排队驶入,新鲜脆甜的红薯经过加工,摇身变成了一根根白白的、细细的粉丝。

    粉丝加工厂老板王亮华,一度是扶贫对象。2015年,他发现很多农户种植的红薯根本卖不出去,积压严重。“生红薯不好卖,是不是可以做深加工的文章?”说干就干,经过调研考察,王亮华发现市场上的红薯粉丝走俏,效益也好。

    他向县里申请低息贷款购买设备,建设厂房。万事俱备,但缺少工人怎么办?全家齐上阵,一家四口人,投身红薯粉丝加工。当年,王亮华纯收入就达到了3万元。在王亮华的带动下,周边10余个乡镇的农户纷纷加入到种植、加工红薯的队伍中来。

    村民刘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亩2500公斤的产量算,普通生红薯市场价每公斤0.8元左右,收入在2000元左右;如果把红薯加工成粉丝出售,50公斤红薯可加工成干粉丝8公斤左右,按目前市场每公斤售价20元计算,收入就会翻几倍。

    当然,红薯粉等红薯加工产品比较常见,天花板也较低,目前市场上的红薯粉丝品种多样。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王佩之告诉记者,红薯实际上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还可据此研发一些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从而提高种植红薯的经济效益。

    红薯还没种,订单已到手

    浏阳市沙市镇素来有种植红薯的习惯,这里种植的红薯甘甜多汁、品种独特,可直接当水果食用,因而被当地人称为“苹果红薯”。

    近几年,当地不少红薯种植户纷纷扩大种植面积,红薯产业迎来快速发展。2018年,农户王和破天荒种植了10亩地的红薯,“以前就是种点自己家吃,送给城里的亲戚一点,二三分地就够,别说10亩,就是1亩都不敢种。”

    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红薯产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和红薯加工企业的进驻。王和兴奋地说,去年初,他就与湖南奥斯利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订购合同,挖出来的达标红薯直接送到他们的加工厂,价格远高于市场。

    湖南奥斯利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肖本军是“苹果红薯”的忠实拥趸。肖本军到沙市镇创业也纯属偶然。有一次,他带着孩子到附近滑雪,无意间尝到的“苹果红薯”,“惊为天人。”

    肖本军在这里成立注册了公司,专门从事红薯品种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当地农民种植的红薯成了“抢手货”,往往是红薯还没种下去,订单已经拿到了手里。

    3年时间,除了传统的红薯片、红薯粉等产品外,红薯饮料也顺势而出。肖本军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以红薯为主要作物,核心示范区2000亩,计划辐射带动规划面积10万亩,用红薯种植品种的研发、繁育及推广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管理科技技术的深耕,构建红薯产业链集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民生
   第A5版:民生
   第A6版:城事
   第A7版:城事
   第A8版:法眼
   第A9版:经济
   第A10版:文体
   第A11版:纵览
   第A12版:天下
全球最大塔机智能工厂常德开园
2018湘菜年度盛典举行
无标题
红薯还是那红薯,“转身”成抢手货
“西安年·最中国”旅游活动
邀客长沙